[发明专利]防眩性硬涂层层叠膜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5900.0 | 申请日: | 2016-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5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藤本淳;鹫尾望;桥本岳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理研科技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0;B32B27/36;B32B33/00;C08J7/04;C09D4/02;C09D7/61;C09D7/63;C09D7/65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贾成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眩性硬 涂层 层叠 | ||
1.硬涂层层叠膜,其为从表层侧依次具有第1硬涂层、第2硬涂层和透明树脂膜的层的硬涂层层叠膜,
所述第1硬涂层由包含下述组分并且不含无机粒子的涂料形成:
(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100质量份;
(B)防水剂0.01~7质量份;
(C)硅烷偶联剂0.01~10质量份;和
(D)平均粒径0.5~10μm的树脂微粒0.1~10质量份,且
所述第2硬涂层由包含(E)平均粒径1~300nm的无机微粒的涂料形成。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涂层层叠膜,其中,相对于所述(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100质量份,所述(D)平均粒径0.5~10μm的树脂微粒的混合量为0.1~3质量份。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涂层层叠膜,其中,所述(C)硅烷偶联剂包含选自具有氨基的硅烷偶联剂和具有巯基的硅烷偶联剂中的1种以上。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涂层层叠膜,其中,从表层侧依次具有第1硬涂层、第2硬涂层和透明树脂膜的层,
所述第2硬涂层由包含下述组分的涂料形成:
(A)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100质量份;和
(E)平均粒径1~300nm的无机微粒50~300质量份。
5.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涂层层叠膜,其中,形成所述第2硬涂层的涂料还包含(F)流平剂0.01~1质量份。
6.权利要求5所述的硬涂层层叠膜,其中,所述(F)流平剂包含选自硅·丙烯酸系共聚物系流平剂、丙烯酸系流平剂和硅系流平剂中的至少一种。
7.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涂层层叠膜,其中,所述(B)防水剂包含含有(甲基)丙烯酰基的氟聚醚系防水剂。
8.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硬涂层层叠膜,其中,所述第1硬涂层的厚度为0.5~5μm。
9.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硬涂层层叠膜,其中,所述第2硬涂层的厚度为15~30μm。
10.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硬涂层层叠膜,
其中,所述硬涂层层叠膜满足下述(i)~(iii):
(i)全光线透射率为85%以上;
(ii)所述第1硬涂层表面的铅笔硬度为5H以上;
(iii)XYZ表色系统的Y值为1.5~4.2%。
11.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硬涂层层叠膜,其中,
当按照JIS K5600-5-6:1999在所述硬涂层层叠膜从第1硬涂层面侧产生100个网眼(1个网眼=1mm×1mm)的棋盘格的切痕、将密合试验用胶带粘贴于棋盘格、用手指捋平后剥离时,所述硬涂层层叠膜被分类为以下所定义的分类0、1、2或3,
分类0:切割的边缘完全光滑,所有格眼都没有剥离;
分类1:存在切割的交叉点处的涂膜的小的剥离,在交叉切割部分受到影响的面积明确地不超过5%;
分类2:涂膜沿着切割的边缘和/或在交叉点处剥离,在交叉切割部分受到影响的面积明确地超过5%但不超过15%;
分类3:涂膜沿着切割的边缘,部分地或全面地发生了大剥离,和/或格眼的各个部分部分地或全面地剥离;在交叉切割部分受到影响的面积明确地超过15%但不超过35%。
12.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硬涂层层叠膜,其中,最小弯曲半径为40mm以下。
13.权利要求1-7的任一项所述的硬涂层层叠膜,其中,所述第1硬涂层表面的往复7500次棉擦拭后的水接触角为100度以上。
14.权利要求1-13的任一项所述的硬涂层层叠膜作为图像显示装置构件的用途。
15.图像显示装置,其包含权利要求1-13的任一项所述的硬涂层层叠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理研科技株式会社,未经理研科技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59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封用层叠体
- 下一篇:用于冷封应用的单网阻挡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