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阻焊不锈钢复合钢管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14120.4 | 申请日: | 2016-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57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 发明(设计)人: | 冈部能知;后藤聪太;桥本裕二;加藤康;松本昌士;井手信介;太田裕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3K13/00 | 分类号: | B23K13/00;B21C37/08;B23K13/02;B23K13/06 |
| 代理公司: | 11219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满凤;金龙河<国际申请>=PCT/JP2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阻 不锈钢 复合 钢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即使不实施现有技术中所需要的、电阻焊后的追加的焊接处理也具有优良的焊接部的特性的电阻焊不锈钢复合钢管及其制造方法。一种电阻焊不锈钢复合钢管,其是将由低碳低合金钢和不锈钢构成的复合钢的热轧钢带成形为管状并对该热轧钢带的端部进行电阻焊而成的电阻焊不锈钢复合钢管,其特征在于,在电阻焊状态下电阻焊部的扁平特性满足下式。h/D<0.3,在此,h为扁平破裂高度(mm),D为管外径(m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阻焊不锈钢复合钢管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在电阻焊的状态下焊接部的特性优良的电阻焊不锈钢复合钢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电阻焊钢管是将使钢板(也称为钢带)成形为管状并利用高频电流加热、熔融后的相对的钢带宽度端部利用挤压辊对接加压并进行焊接来制造的。在电阻焊钢管的情况下,一般认为焊接部的特性比母材差,在钢管的应用时,总是要根据每种用途对焊接部的韧性、强度、伸长率等的保证进行讨论,从而成为问题。
作为使电阻焊部的特性降低的原因,被称为过烧的氧化物主体的焊接缺陷在电阻焊时生成并残留于被焊接部(详细而言为素管边缘对接部,其是将作为将带材卷起来而形成的开管的素管的周向两端面对接而得到的部位),以该残留的过烧作为原因而使韧性降低、或者导致强度不足的例子很多。
因此,作为现有技术,为了将作为电阻焊不良的主要原因的过烧从焊接部除去,采取了如下对策:使挤压辊所致的镦锻量大于板厚(t),将焊接时产生的氧化熔融物排出到管外面。
但是,在以复合钢板作为原材料来制造电阻焊复合钢管的情况下,若使挤压辊所致的镦锻量大于板厚(t),则如图6(a)所示,会产生作为母材的普通钢的熔融钢和热影响部侵入到内表面侧或外表面侧或其两侧的包层材料的金属接缝部的现象,失去作为发挥包层材料的优良特性的复合钢的性能。例如,以管内表面侧的包层材料为不锈钢、管外表面侧的母材为低合金钢的不锈钢复合钢板作为原材料,如上所述使镦锻量大于板厚(t)而进行电阻焊,将所得到的电阻焊不锈钢复合钢管在管内表面要求耐腐蚀性的环境下使用时,不锈钢的接缝部侵入有低合金钢,因此存在耐腐蚀性显著降低、无法发挥要求性能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所述的复合钢以由作为母材的低碳低合金钢和作为包层材料的不锈钢构成的复合钢作为对象。
针对这样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复合管的制造方法,其中,将对弯曲成管状的复合钢板或钢带的相对的两边缘部进行对接焊而形成的焊缝中的至少包层材料侧焊缝切削除去直至到达母材的深度为止,对切削除去部实施与包层材料具有同样性质的堆焊。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复合钢的钢管制造方法,其中,将复合钢带成形为素管,对接缝边缘部进行电阻焊后,沿着侵入有异种金属的焊接接缝,使素管熔融、凝固至复合界面部的深度,将该异种金属进行稀释,或者,利用与包层材料同种的金属对侵入有异种金属的接缝部进行堆焊,对该堆焊部进行轧制而将上述异种金属进行稀释。
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复合钢焊接钢管的制造方法,其为使内表面侧为包层材料的复合钢焊接钢管的制造方法,其中,对将复合钢的原板或原卷成形而使内表面为包层材料的管状体的包层材料对接的至少一部分进行电阻焊,然后,将对接未焊接部进行堆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0-2211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2-15608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1545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41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溅分析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接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