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执行器冷却设备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1190.4 | 申请日: | 2016-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8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V·加拉蒂;陈壮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圣万提注塑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B29C45/27;B29C45/28;B29C45/7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勇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执行 冷却 设备 方法 | ||
一种注塑成型设备(5),包括夹板80、加热歧管(20)、执行器(10)、模具(300)和冷却装置(500),其中冷却装置(500)包括:热传递器,其包括远侧构件(502)和近侧构件(504),远侧构件或者构件(502)通过可弹簧加载的互联件或接合件(506)安装在或安装到近侧构件(504);夹板、模具(300)、加热歧管、执行器和热传递器在配置内装配在一起,其中可弹簧加载的互联件(506)被加载,以迫使远侧构件(502)的远端表面(502a)推压接合夹板(80、80a);具有一定数量或质量程度的弹簧或可弹簧加载的互联件(506),使得弹簧(506)在近侧(504)和远侧(502)构件之间基本上无热传导。
背景技术
用于冷却执行器的实心金属薄片弹簧已被用于注塑成型系统,例如在专利号8,349,244和8,562,336的美国专利中公开。这些现有的冷却装置包括相对高质量的金属片固体,其适配为通过部分金属实心薄片的形变施加弹簧弹力。同一金属薄片被有意设置成与执行器的高温金属壳体的相对较大表面直接导热接触,该执行器自身被设置为与流体分配加热歧管导热连通,该流体分配加热歧管被加热至足够熔融聚合物材料的提升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属薄片弹簧体易于变形和提供有效弹簧弹力的能力由于金属薄片主体受到非常高的热量而退化,所述金属薄片弹簧体还起到从执行器壳体至冷却夹板传导热量的作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塑成型设备5,其包括夹板80、加热歧管20、与具有轴A的阀门销17互相联接的执行器10、模具300和对执行器10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500;当装配完毕后,夹板80安装在模具30的上游,加热歧管20设置在夹板和模具30之间,
其中,冷却装置500包括:
热传递器,包括含有导热材料的近侧构件504,和含有导热材料的远侧构件502,所述远侧构件或构件502通过一个或多个可弹簧加载的互联件或接合件506安装在或到近侧构件504,远侧构件502具有用于在弹簧载荷下啮合夹板80、80a的远端表面502a,和具有近侧表面502b,用于从近侧表面传递热量到远端表面502a,
弹簧或可弹簧加载的互联件506具有接合表面506es,所述接合表面506es接合抵靠在近侧504构件和远侧502构件的互补相对的接合表面504us、502us形成的选定接合区域,使得弹簧506在近侧和远侧构件之间基本上无热传导,
夹板、模具300、加热歧管、执行器和热传递器在一配置内组装在一起,其中至少当加热歧管加热到提升工作温度时,可弹簧加载的互联件506被加载,以迫使远侧构件502的远端表面502a与夹板80、80a推压接合。
弹簧或可弹簧加载的互联件506优选地具有使得弹簧506基本上在近侧和远侧元件之间无热传导的数量或质量。
接合表面506es和表面504us或502us中的一者或两者之间的接触或接合区域,优选地最小化,使或能给予构件504和502之间、通过或经过弹簧或可弹簧加载的互联件506有最小量的热传导。
接合表面506es和表面504us或502us中的一者或两者之间的接触或接合区域,优选地小于约10平方毫米,通常小于约7.5毫米,更典型地小于约5毫米。
执行器10通常包括壳体主体12,该壳体主体12安装成沿轴A导热接触一个或多个执行器安装件50、60、803,执行器安装件50、60、803安装在下游,沿轴A导热连通或接触或在加热歧管上,壳体主体12具有从轴A横向隔开12ld的表面12ls,近侧构件504安装成与侧面12ls导热接触,使得近侧构件504横向隔开与一个或多个执行器安装件50、60、803的接触。
所述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热传导管517a、517b、517c、517d,其包含热传导液,在该热传导液中插有近侧504构件和远侧502构件中的一个或另一个或这两个构件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圣万提注塑工业(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圣万提注塑工业(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11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尾门支撑杆的整体式防旋转连接球
- 下一篇:一种农用车后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