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部署索引终端布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0886.5 | 申请日: | 2016-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38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P·D·哈巴德;W·E·欧克斯李 | 申请(专利权)人: | ADC通讯(澳大利亚)股份有限公司;康普连通澳大利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希 |
地址: | 澳大利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部署 索引 终端 布置 | ||
光纤分配终端包括可旋转地设置在外壳内的线缆线轴;由线缆线轴承载的光功率分离器和终端区域;通过拉动所述光缆的连接器端来旋转所述线缆线轴,可从所述外壳部署的光缆;以及在光功率分离器和终端区域之间延伸的分离器引线。光缆中的一根光纤在连接器端和分离器输入之间延伸。光缆的其它光纤延伸到多光纤适配器。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作为PCT国际专利申请于2016年2月18日提交,并要求于2015年2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No.62/117,834的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随着对电信需求的增加,光纤网络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扩展。在诸如多住宅单元、公寓、共权旅馆、企业等的设施中,光纤外壳用于向光纤网络提供订户接入点。这些光纤外壳通过连接到网络集线器的订户线缆连接到光纤网络。然而,在光纤外壳和网络集线器之间所需的订户线缆的长度依赖于光纤外壳相对于网络集线器的位置而变化。因此,需要能够有效管理不同长度的订户线缆的光纤外壳。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些方面涉及光纤分配终端,所述光纤分配终端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线缆线轴(spool);由线缆线轴承载的光功率分离器;以及由线缆线轴承载的终端区域。外壳包括基座和盖,所述盖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相对于基座移动。外壳限定第一线缆端口、第二线缆端口和多个订户端口。线缆线轴被配置为相对于外壳旋转。光功率分离器与线缆线轴一致地相对于外壳旋转。终端区域与线缆线轴一致地相对于外壳旋转。终端区域包括单光纤光学适配器和多光纤光学适配器。单光纤适配器中的每一个限定面向外壳的订户端口中的一个的适配器端口。所述多光纤光学适配器限定面向所述第二线缆端口的适配器端口。
在某些实现中,第一光缆从第一端延伸到第二端。第一光缆缠绕在线缆线轴周围。第一光缆延伸穿过第一线缆端口,使得第一端被设置在外壳的外部。第一光缆的第二端被路由到终端区域。
在某些实现中,第一光缆的第一光纤在第一光缆的第二端处与第一光缆的光纤的其余光纤分离。第一光纤被引导到光功率分离器的输入,所述光功率分离器将通过第一光纤承载的光学信号分离到多个分离器引线上。
在某些实现中,分离器引线的连接端在单光纤光学适配器处被接收。在一个示例中,多光纤光学连接器端接第一光缆的光纤的其余部分。多光纤光学连接器在多光纤光学适配器处被接收。
在某些实现中,当所述基座和盖被置于关闭位置时,线缆端口用衬垫密封。在一个示例中,衬垫包括安装到基座的第一部分和安装到盖的第二部分。
在某些实现中,外壳被配置成安装到壁。
在某些实现中,线缆管理结构由线缆线轴承载以使得线缆管理结构与线缆线轴一致地相对于外壳旋转。
本公开的其它方面涉及光纤分配系统,其包括:网络接入节点,所述网络接入节点从光纤网络接收网络线缆;安装在远离网络接入节点的分离位置处的多个分配终端;以及在网络接入节点和分配终端之间路由的多条光缆,使得由网络线缆承载的光学信号沿着在第一索引方向的第一路径并沿着在第二索引方向的第二路径被携带到分配终端中的每一个。光缆中的至少一些从分配终端被放出(pay out),并且光缆的多余长度被存储在分配终端中。
在某些实现中,所述网络接入节点包括光纤分配集线器。在一些示例中,所述网络接入节点被设置在多层建筑物的基底中,并且所述分配终端被部署在所述建筑物中的各层中。在其它示例中,所述网络接入节点和所述分配终端被设置在办公室环境中的共同楼层上。所述分配终端中的每一个彼此间隔开并且与所述网络接入节点间隔开。
在某些实现中,分配终端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设置在外壳中的线缆线轴。线缆线轴可相对于所述外壳旋转以放出相应的光缆。线缆线轴还被配置为存储相应光缆的任何多余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DC通讯(澳大利亚)股份有限公司;康普连通澳大利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ADC通讯(澳大利亚)股份有限公司;康普连通澳大利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08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