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酚醛树脂发泡体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09535.2 | 申请日: | 2016-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7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浜岛雅人;向山滋美;井原健;三堀寿;深泽義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化成建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9/14 | 分类号: | C08J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酚醛树脂 发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酚醛树脂发泡体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节能相关意识的提高和下一代节能标准的义务化等而要求住宅的气密性能、绝热性能的提高。预料到所需绝热材料的厚度会随着这种提高住宅的气密性能和绝热性能的要求而增加,但由于室内居住空间的压迫、壁体内的空间有限,因此产生随着绝热材料的厚度增加而需要变更设计的问题。
此处,作为住宅用途的绝热材料,已知以玻璃棉、石棉为首的纤维系绝热材料;使苯乙烯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酚醛树脂发泡而成的发泡塑料系绝热材料。其中,酚醛树脂发泡体是透气性低、绝热性能在长时间内不易发生变化的住宅用途的优异绝热材料。此外,已知酚醛树脂发泡体的绝热性能会因气泡内包含的化合物的种类、状态而明显受到影响。
并且,以往作为酚醛树脂发泡体中使用的上述化合物,使用了热导率低的氯氟烃(CFC)。但是,CFC明显导致臭氧层的破坏、气候变动,因此基于1987年采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而废止使用。其结果,作为上述化合物,转而使用臭氧破坏系数较低的氢氟烃(HFC)等。然而,其依然具有较高的全球变暖系数,因此,期望CFC、HFC那样地热导率低、臭氧破坏系数低且全球变暖系数低的化合物。
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中,作为臭氧破坏系数低、全球变暖系数低且属于阻燃性的化合物,公开了氯代或非氯代氢氟烯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0-5228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06413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50453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07050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公开了多种氯代或非氯代氢氟烯烃,其中记载了1-氯-3,3,3-三氟丙烯、1,3,3,3-四氟-1-丙烯、2,3,3,3-四氟-1-丙烯、1,1,1,4,4,4-六氟-2-丁烯的臭氧破坏系数和全球变暖系数低,进而可用于发泡塑料系绝热材料。然而,这些化合物虽然臭氧破坏系数和变暖系数低,但极性高,因此用于酚醛树脂发泡体时,存在将具有羟基作为亲水基团的酚醛树脂进行增塑化而导致压缩强度、独立气泡率降低的课题。因此,将以往的使用了烃的酚醛树脂发泡体的技术单纯地替换成上述氯代或非氯代氢氟烯烃时,有时形成压缩强度和独立气泡率低、粗劣的发泡体。另一方面,在现有的技术中,为了提高压缩强度而需要提高酚醛树脂发泡体的密度,因此有时产生下述问题:重量变大,施工时的处理性变差,使用其它部件、躯体来固定酚醛树脂发泡体而导致成本高涨等。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对环境造成的负荷小(臭氧破坏系数和变暖系数低)、压缩强度高、且施工时的处理性与固定时耗费的成本优异的酚醛树脂发泡体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特定的化合物,且使密度、独立气泡率和10%压缩强度处于特定的范围,能够得到对环境造成的负荷小、压缩强度高、且施工时的处理性和固定时耗费的成本优异的酚醛树脂发泡体,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酚醛树脂发泡体,其特征在于,含有选自由氯代氢氟烯烃、非氯代氢氟烯烃和卤代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密度为20kg/m3以上且100kg/m3以下,独立气泡率为80%以上且99%以下,10%压缩强度与上述密度满足下述式的关系。
C≥0.5X-7
(式中,C表示10%压缩强度(N/cm2),X表示密度(kg/m3))
优选含有上述卤代烃、以及选自由上述氯代氢氟烯烃和上述非氯代氢氟烯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选自由上述氯代氢氟烯烃和上述非氯代氢氟烯烃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优选为选自由1-氯-3,3,3-三氟丙烯、2-氯-3,3,3-三氟丙烯、1,3,3,3-四氟-1-丙烯、2,3,3,3-四氟-1-丙烯和1,1,1,4,4,4-六氟-2-丁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上述卤代烃优选为异丙基氯。
优选还包含碳数为6以下的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化成建材株式会社,未经旭化成建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95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铜铝复合母线压延复合的机组
- 下一篇:酚醛树脂发泡体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