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接头的阳部分以及阴部分的家具零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9056.0 | 申请日: | 2016-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9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G·肖斯泰特;A·埃里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家供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2/12 | 分类号: | F16B12/12;F16B12/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小东 |
地址: | 瑞士普***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接头 部分 以及 阴部 家具 零件 | ||
本公开涉及适于与第二家具零件(2)组装的第一家具零件(1)。第一家具零件(1)包括凹口(10)并且第二家具零件(2)包括销(20)。凹口(10)与销(20)具有沿纵向方向(L)变更的宽度(W11、W12、W),因而形成凹口(10)的插入部(11a‑c)与销(20)的芯部(22a‑b),并且形成相应的锁定部(12a‑c,21a‑c)。锁定部(12a‑c,21a‑c)设置有槽(13a‑b)以及突出部(23a‑b)。本公开还涉及包括接头的阳部分的第二家具零件并且涉及形成具有接头的阴部分的家具零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接头的阴部分的家具零件。本发明还涉及包括接头的阳部分的家具零件。本发明还涉及形成具有接头的阴部分的家具零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这些年来采用了许多不同方式以使家具零件相互结合。常常使用不同类型的机械紧固元件。还公知赋予家具零件诸如槽之类的不同形状以用于在家具零件之间形成接头。
对于自组装的家具而言,期望能以安全并且相对简单的方式使不同家具相互组装。当消费者要组装家具时尤其期望如此。因此,家具行业内正渴望改进不同家具零件之间的接头。接头的这些改进具有许多方面。改进可以涉及接头的强度、接头的正确性、制造成本、组装的容易度、一旦组装起来被再分开的可能性等。
DE10 2007 058 662 A1公开了一种具有适于被接纳在细长凹口中的细长销的接头系统。延伸的凹口在第一表面中具有细长的形式或者甚至在两个主要表面之间贯通。凹口提供位于横向于第一表面的表面中的进入口。
US2014/0205373 A1公开了用于使两个家具零件相互组装的接头的多个不同实施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用于家具零件的组装的家具接头。期望可以在无需任一单独的紧固机构并且无需使用任一工具的情况下组装家具零件。期望接头易于组装并且还产生家具零件的安全组装。期望家具零件在组装后可以在不损坏家具零件的情况下再相互分离。期望接头设计成易于制造不同的家具零件。期望在组装起家具零件时接头是不可见的。
已经借助这样的接头实现了此目标,该接头包括:包括接头的阴部分的第一家具零件;以及包括接头的阳部分的第二家具零件。
第一家具零件包括接头的阴部分。接头的阴部分包括细长凹口,此细长凹口具有沿纵向方向延伸的凹口长度,凹口具有沿纵向方向变更的宽度,并且凹口具有深度。因此,优选地,凹口的宽度小于凹口长度。三个几何方向(纵向、宽度以及深度)优选相互正交,基本上形成卡迪尔坐标系。然而,构想本发明可以用在歪斜的凹口中。例如,深度方向可以相对于由纵向方向与宽度形成的平面的法向方向倾斜。
沿纵向方向,凹口具有:第一部分,此第一部分形成插入部并且具有第一宽度;第二部分,此第二部分连接至第一部分并形成锁定部并且具有小于第一宽度的第二宽度;第三部分,此第三部分形成插入部并且具有第三宽度;以及第四部分,此第四部分连接至第三部分并形成锁定部并且具有小于第三宽度的第四宽度。在第一步骤中,凹口的第一部分适于接纳第二家具零件的阳部分的锁定部,并且凹口的第三部分适于接纳第二家具零件的阳部分的另一锁定部。在第二步骤中,家具零件适于沿纵向方向彼此相对滑动,借此第二部分适于与阳部分的第一锁定部接合并且第三部分适于与第二家具零件的阳部分的另一锁定部接合。应注意,第一部分至第四部分均包括在单个凹口中并且它们都沿纵向方向定位因而提供细长凹口,阳部分可沿纵向方向在此细长凹口中滑动。
应注意,可以独立于第三部分的宽度选择第一部分的宽度。类似地,可以独立于第四部分的宽度选择第二部分的宽度。通过设计凹口使得第一部分以及第三部分的宽度在宽度、形状或者尺寸方面不同,能够设计接头使得仅可以沿家具零件的一个取向组装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家供应有限公司,未经宜家供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90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