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量子点的制造方法和量子点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8020.0 | 申请日: | 2016-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7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风间拓也;田村涉;三宅康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K11/08 | 分类号: | C09K11/08;B82Y5/00;C09K11/56;C09K11/62;C09K1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庞东成;张志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得到具有新颖结构的量子点。本发明的量子点的制造方法具有下述工序:使特定结晶面露出的纳米种子颗粒分散在溶剂中的工序;以及在上述溶剂中,使半导体层在上述纳米种子颗粒的结晶面上生长的工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量子点的制造方法和量子点。
背景技术
被制成小(细、薄)至数nm~十数nm左右的物质会表现出与块体状态不同的物性。这样的现象/效应被称为(三维~一维)载流子封闭效应或量子尺寸效应等,另外,表现出这样的效应的物质被称为量子点(量子线、量子阱)或半导体纳米颗粒等。量子点可以通过改变尺寸(整体尺寸)来调整其能隙(光吸收波长、发光波长)。
作为包含半导体材料的量子点的用途,有荧光体。其能够接收高能量的光或粒子线而发出特定波长的荧光。通过使量子点均匀地分布、使其产生荧光,从而能够得到面光源。
量子点有具有核壳结构的量子点,该核壳结构中,核心(核)部分被壳层覆盖(专利文献1~4)。这样的量子点能够通过例如液相生长法来制造(专利文献3~5)。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768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8722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93633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431871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45027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主要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具有新颖结构的量子点。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得到可靠性高、效率好的量子点。本发明进一步的其他目的在于有效地制造量子点。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面,提供一种量子点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下述工序:工序a)使特定结晶面露出的纳米种子颗粒分散在溶剂中的工序,以及工序b)在上述溶剂中,使半导体层在上述纳米种子颗粒的结晶面上生长的工序。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面,提供一种量子点,其具有:特定结晶面露出的纳米种子颗粒,其由包含Zn、Mg中的至少1种作为II族元素的II-VI族半导体材料形成;以及包含Inx(AlmGan)1-xN(0.15≦x≦1.0,m+n=1.0)的第1外延层,其在上述纳米种子颗粒的结晶面上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面,提供一种量子点,其具有:平板状的核心层,其由Inx(AlmGan)1-xN(0.15≦x≦1.0,m+n=1.0)形成;以及壳层,其覆盖上述核心层,由Iny(AlpGaq)1-yN(0.15≦y≦1.0,p+q=1.0)形成且与上述核心层的组成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面,提供一种量子点,其包含平板状的第1半导体层、层积在该第1半导体层上的平板状的第2半导体层、和层积在该第2半导体层上的平板状的第3半导体层,上述第1~第3半导体层分别具有表现出量子限制效应的厚度,上述第1~第3半导体层构成可放出第1波长的光的第1平板层积结构体。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能够得到具有新颖结构(平板层积结构)的量子点、并能够得到可靠性高、效率好的量子点。此外,本发明能够更有效地制造量子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斯坦雷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80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伸缩调节装置的刷光机构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滴水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