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架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7475.0 | 申请日: | 201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5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彼得·麦金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塔卡斯特车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19/12 | 分类号: | B60B19/12;B60B19/00;B60B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周蕾 |
地址: | 澳大利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架 组件 | ||
包括轮架(20)的多向轮(10),该轮架(20)包括相同的组成部件(21i‑ii)。每个轮架组件(21i‑ii)包括:轮毂(30),其具有主轴线(1),所述多向轮(10)适于围绕主轴线(1)旋转;轮毂轮辋(31),径向地围绕所述轮毂(30);第一多个(所示为四个)外围辊支撑臂(“第一臂”)(22),其从轮毂轮辋(31)径向地延伸并且在第一平面中对准;以及第二多个外围辊支撑臂(“第二臂”)(23),所述第二多个外围辊支撑臂的每个构件臂具有径向内部基部(24),并且相对于第一多个外围辊支撑臂(22)的对角相邻构件周向偏移。每个轮架组件(21i‑ii)还包括对应于第二多个外围辊支撑臂(23)的构件臂数量的多个梁(25),每个相应的梁(25)从轮毂轮辋(31)延伸到第二多个外围辊支撑臂(23)的构件臂的对应内部基部(26),以及从每个对应的一个梁(25)或内部基部(26)延伸的多个凸块(40)。第二多个外围辊支撑臂(23)位于垂直于主轴线(1)的第二平面中,其与第一平面间隔开并平行;并且来自所述轮架组件(21i‑ii)中的一个的每个所述凸块(40)容纳在形成在所述轮架组件(21i‑ii)中的互补一个的相对表面(35)中的凹部(27)以连接轮架组件(21i‑ii)以形成轮架(2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架组件。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形成多向轮的部件的轮架组件。
背景技术
以下对先前提议或产品的引用和描述并不是为了且不是解释为对本领域中的公知常识的陈述或承认。特别的,以下现有技术讨论不涉及公知常识或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但是有助于理解本发明的创造性,其中相关现有技术提案的识别只是一部分。
用于多向轮或全向轮的轮架通常包括具有主轴线的轮毂,多向轮适于围绕主轴线旋转;轮毂轮辋,径向地围绕所述轮毂;第一多个外围辊支撑臂,其在第一平面中从轮毂轮辋径向地延伸;以及第二多个外围辊支撑臂,所述第二多个外围辊支撑臂的每个构件臂具有径向内部基部,并且相对于第一多个外围辊支撑臂的对角相邻构件周向地偏移。对角相邻的辊重叠,使得至少一个辊的可操作部分用于地面接触,以使车轮可通过作为整体围绕主轴线的车轮旋转在垂直于主轴线的向前方向上以及通过至少一个圆形接触辊的旋转在平行于主轴线的具有矢量分量的横向方向上移动。在时间和材料方面,现有技术的多向轮架的制造成本高。乘坐质量不足是先前尝试不成功的另一个因素。乘坐质量直接与辊通过距离相关。此外,现有技术的尝试遭受差的辊轴套配合和抗冲击性。这些造成车轮的大量磨损及其性能劣化:松动的轴安装和冲击损坏阻止多向应用的使用,其中对机械故障或性能下降的耐受性低。此外,先前的尝试倾向于使用金属组件(例如轴)与由较软或较弱材料制成的移动组件配合,从而增加了成本以及机械故障或加速磨损和损耗的可能性。提供改善现有技术的一个或多个上述缺点或至少提供对其有用的替代方案的轮架将是有利的。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或多个方面,本发明如在独立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在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了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和/或优选特征。
因此,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
用于多向轮的轮架的组件,所述轮架组件包括:
轮毂,其具有主轴线,所述多向轮适于围绕主轴线旋转;
轮毂轮辋,径向地围绕所述轮毂;
第一多个外围辊支撑臂,其从轮毂轮辋径向地延伸并且位于第一平面中,
第二多个外围辊支撑臂,所述第二多个外围辊支撑臂的每个构件臂具有径向内部基部,并且相对于第一多个外围辊支撑臂的对角相邻构件周向偏移,
其中/其特征在于:
轮架组件包括对应于第二多个外围辊支撑臂的构件臂数量的多个梁,每个相应的梁从轮毂轮辋延伸到第二多个外围辊支撑臂的构件臂的对应内部基部;以及第二多个外围辊支撑臂位于垂直于主轴线的第二平面中,其与第一平面间隔开并平行。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塔卡斯特车轮有限公司,未经罗塔卡斯特车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74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