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全局虚拟网络的系统和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07187.5 | 申请日: | 2016-0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9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J·E·鲁本斯坦;J·A·D·克努森;T·A·B·J·圣马丁;C·E·奥尔;F·布鲁萨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允天律师事务所 11697 | 代理人: | 李建航 |
| 地址: | 中国香港皇后大道中3***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全局 虚拟 网络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经由虚拟全局网络来连接设备的系统和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络系统可以包括与第一端点设备通信的第一设备以及与第二端点设备通信的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可与通信路径连接。所述通信路径可以包括将每个端点设备连接至一个或多个中间接入点服务器和一个或多个控制服务器的一个或多个中间隧道。
本申请主张2015年1月28日提交的第62/108,987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2015年4月7日提交的第62/144,293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2015年4月22日提交的第62/151,174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2015年6月11日提交的第62/174,394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2015年12月7日提交的第PCT/US2015/064242号国际专利申请、2015年12月11日提交的第62/266,060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以及2016年1月5日提交的第PCT/US2016/012178号国际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这些申请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2014年12月8日提交的第62/089,113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和2015年1月6日提交的第62/100,406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网络,更具体地,涉及全局虚拟网络(GVN)的配置和操作。
背景技术
尽管“最后一英里连接性”近年来已经极大地改善,但由于距离、协议限制、对等操作、干扰相关问题以及其他问题和威胁,仍然存在远距离连接性及吞吐量的问题。GVN在客户端标准互联网连接的顶部为客户端提供安全网络优化服务。
本申请对GVN组成部分进行了概述并且对可用作GVN元素的相关技术进行了描述。GVN元素可独立地或在GVN生态系统中操作,诸如出于其自身目的采用GVN架构,或可被部署以增强GVN的性能和效率。
此概述还描述了其他技术可如何得益于GVN,它们可作为使用GVN的一些或全部组件的独立部署,或可被快速部署为在现有GVN之上的独立机制,从而利用它的益处。
人类能够察觉到200毫秒或更高的延迟,因为这通常是人类对事件的平均反应时间。若延迟时间过高,诸如瘦客户端到基于云的服务器、客户关系管理(CRM)、企业资源规划(ERP)和其他系统等在线系统将运行不佳并且甚至可能由于超时而停止运行。高延迟时间加上高分组丢失可能导致连接不可用。即使数据通过,在特定时刻,过于缓慢会导致用户体验(UX)不佳并且在这些情况下,用户最终可能拒绝接受这些状况,它们实际上会将送达不佳的服务视作无用。
为了解决一部分这些问题,已经开发了各种技术。一种技术是WAN优化,通常涉及局域网(LAN)边缘处的硬件(HW)设备,该设备建立通向另一LAN边缘处的另一WAN优化HW设备的隧道,从而在两个硬件设备之间形成广域网(WAN)。此技术假设两个设备经由稳定连接彼此连接。WAN优化器力求压缩并保护数据流,这通常会引起速度增益。采用WAN优化的商业驱动器用以节省发送的数据容量,进而降低数据传输成本。该技术的缺点是它通常是点对点的并且当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不良时可能费力,因为对通过两者之间的互联网的流量路径的控制极少甚至没有。为了解决此问题,WAN优化器的用户通常选择在MPLS或DDN线路或其他专用电路上运行它们的WAN,导致额外费用并且经常也必然会伴有刚性、固定的点对点连接。
在撰写本专利时的市场中,一些供应商关注于销售硬件,而不关注他们的硬件设备之间的互联网上的连接服务。另外一些供应商是服务提供者,他们可能提供可由客户安装到客户自己设备上以连接至服务提供者的云服务器的简单端点设备或软件,作为连到供应商打包提供的服务的链路,但这些供应商的主要焦点是服务提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71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