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音材料及带吸音材料的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6740.3 | 申请日: | 2016-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1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高田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0K11/16 | 分类号: | G10K11/16;B32B5/26;B60R13/08;B60R16/02;G10K11/162;H01B7/00;H01B7/42;H02G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尹洪波 |
地址: | 日本国三重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音 材料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音材料及将吸音材料和线束一体化而成的带吸音材料的线束,该吸音材料由无纺布层积而成,即使在该无纺布由可燃性纤维形成的情况下,也能同时实现吸音性能的维持和阻燃性的赋予。上述课题通过具备如下特征的吸音材料和带吸音材料的线束来解决。吸音材料通过由无纺布形成的基材和由厚度比该基材小的无纺布形成的表皮材料层积而形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材与所述表皮材料之间配置有由密度比所述基材以及所述表皮材料更高的无纺布形成的阻燃性材料。带吸音材料的线束的特征在于,通过线束的轴向上的至少一部分被所述吸音材料覆盖,从而使得所述吸音材料和所述线束被一体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无纺布的吸音材料及该吸音材料和线束一体化而成的带吸音材料的线束。
背景技术
以前,以提高汽车的车箱内的静音性为目的,在车辆内的产生噪音的装置的附近设置由玻璃棉、石棉、多孔质陶瓷、聚氨酯泡沫或者废棉屑等构成的隔音材料或吸音材料。但是,从隔音材料或吸音材料的施工性、对人体的影响、循环利用性、环境负担以及轻量化等观点出发,目前这些隔音材料或吸音材料广泛使用无纺布。在下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由一部分包括超细纤维的无纺布层积体而形成的吸音材料。
另外,近年来,以汽车和电气产品等为中心,高性能、高功能化快速发展。为了控制汽车和电气产品所具备的各种电子装置,需要在内部布设多根电线。这些电线一般以线束的方式被使用。线束通过将多根电线预先以配线所需的方式进行组装而形成,并通过在进行需要的分支、向其末端安装连接器等之后,将带状、管状或片状等各种形状的线束保护件卷绕安装于电线束的外周来形成。
被布设于车辆内的线束有时因为行驶时的振动等而与车身或车内的其他部件等接触而产生噪音。因此,有时在线束的外周具备用于抑制因为与其他部件等接触而产生的噪音的缓冲材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614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随着如今的汽车市场中的EV(Electric Vehicle)技术的普及,对车箱内的肃静性要求提高。为了使车箱内的肃静性提高,需要针对作为从汽油车时代开始就存在的课题的路面噪声、切风声这样的从低频到高频的噪音、从电动机产生的5000Hz以上的高频带中的噪音实施对策。作为这样的对策的一环,提出有考虑噪音降低的车辆设计、吸收从低频到高频的宽频带的噪音的吸音材料、具有与金属部件相等的隔音性能的树脂部件等的各种方法。
在车辆内还搭载有发动机等产生高热的装置。在这样的装置的附近配设有由具有不燃性或者充分的阻燃性的材料构成的吸音材料。但是,应该设想到,即使是例如在发动机室内通常不会成为高温的部位,也会出现因为散热器的故障等而暂时成为异常的高温的情况。尤其,由无纺布形成的吸音材料因为通过包括多个空隙的纤维结构而得到吸音特性,所以具有在万一着火的情况下容易蔓延的缺点。因此,对于被搭载于车辆内的吸音材料,不只是产生高热的装置的附近的吸音材料,其他吸音材料也都需要考虑其成本和吸音性能的同时考虑其阻燃性。通常,在使用由可燃性的纤维构成的吸音材料的情况下,在构成吸音材料的无纺布中混配阻燃性纤维、或者在表面涂布阻燃剂等而对其赋予阻燃性,但是吸音材料的吸音性能有时因为所进行的加工而降低。如此由可燃性纤维形成的吸音材料具有很难同时实现吸音性能的维持和阻燃性的赋予的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为提供一种吸音材料及将吸音材料和线束一体化而成的带吸音材料的线束,该吸音材料由无纺布层积而成,即使在该无纺布由可燃性纤维形成的情况下,也能同时实现吸音性能的维持和阻燃性的赋予。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67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蜂鸣器单元以及信号显示灯
- 下一篇:对数据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