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的微型移植物及使用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80006602.5 申请日: 2016-01-15
公开(公告)号: CN107205736B 公开(公告)日: 2021-04-09
发明(设计)人: S·J·赫伯特;B·博亚诺夫斯基 申请(专利权)人: 纽罗加米医药公司
主分类号: A61B17/00 分类号: A61B17/00;A61B17/12;A61F2/06;A61F2/07;B29D23/00;B29D23/18
代理公司: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李隆涛
地址: 美国加利***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动脉瘤 治疗 微型 移植 使用方法
【说明书】:

一种用于堵塞患者的脉管的装置,其包括微型移植物,微型移植物具有吸收性聚合物结构,所述聚合物结构具有用于输送血液的腔。微型移植物具有通过波纹化而形成的一系列波峰和波谷。堵塞装置足够小且具有足够的柔性以能够在引导导丝上被追踪和/或能够通过微导管被推送至患者的脉管内的部位。一种用于传输微型移植物的传输系统也被公开。

背景

本申请要求2015年1月20日提交的临时申请62/105,648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参考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装置,更特别地,涉及用在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中的血管堵塞装置。

背景技术

动脉瘤是可能出现在任何血管的壁处以及心脏内局部的、被血液填充的气囊状突起。用于动脉瘤的一种血管内治疗选择是利用血管假体或支架型移植物来完全再造损害的血管。支架型移植物是包括两个部分、即支架和移植物的可植入的管状结构。支架是由金属或合金制成的网格状结构,用作支撑移植物的架子。移植物通常为对于血液流不可渗透并铺衬于支架上的合成织物。支架型移植物并不是颅内动脉瘤的治疗选择,原因在于切断向对于脑功能关键的供应血管的血液流具有风险。支架型移植物也可以是刚性,难以传输/收回,并且可能在母血管中高度易促凝的,所有的这些是颅内动脉瘤治疗不期待的特征。由此,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已经集中在以材料或装置塞入或填充动脉瘤从而实现高堆积密度以消除血液的循环,久而久之这会使得凝血且动脉瘤闭合。

已经存在多种称为用于填充颅内动脉瘤的材料和装置、比如可注入流体、微纤维胶原、聚合物泡沫和珠。聚合物树脂比如氰基丙烯酸酯也已经被使用。这两类通常混合有不透射线的树脂以帮助可视化。这些材料存在显著风险,原因在于:如果不适当或过度地传输的话,就难以控制它们的扩散并难以取回它们。

机械的血管堵塞装置是用于填充动脉瘤的另一种选择。用于放置在动脉瘤的囊中的一种类型的机械的血管堵塞装置是气囊。气囊被运送至导管端部处的血管部位并被充以合适的流体比如可聚合的树脂,并从导管释放。气囊的主要优点在于它能够有效地填充动脉瘤囊。然而,气囊难以取回,不能被可视化(除非填充有造影剂),可能破裂并且不顺从于变化的动脉瘤形状。

其它类型机械的血管堵塞装置例如包括金属或合金、和生物相容性的纤维。通常而言,材料被形成为比如螺旋状线圈的管状结构。其中一种最早期的纤维线圈是Gianturco线圈(Cook医疗)。这种线圈由5cm长度的 0.036”引导导丝(除去内芯)形成并且其特点在于具有附接至线圈的一个末端的四股2英寸的羊毛以促进凝血。这种装置难以引入直径小于3mm的曲折的血管部位。这主要是因为线圈是刚性或笨重的并具有高摩擦系数。

Chee等人(美国专利No.5,226,911)介绍了一种更具有传输性的纤维线圈,该纤维线圈具有直接附接至一段长度线圈体的纤维。这种线圈设计成通过减少利用线圈传输的促凝材料的量而能用于更曲折的解剖部位。线圈的其它示例是:归属于Ritchart等人的美国专利No.4,994,069;均归属于 Guglielmi等人的美国专利No.5,354,295和它的美国母案专利No. 5,122,136。

材料还可以形成为管/绳/编织缝合线(参见例如归属于Boock的美国专利No.6,312,421;归属于Sepetka等人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号No.11/229,044;归属于Rees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号No.13/887,777;均归属于Wu等人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号No.13/552,616和No.10/593,023)、线缆(参见例如归属于 Kurz等人的美国专利No.6,306,153)、或编织物。金属线圈也可以通过其上缠绕促凝纤维而被覆盖,如归属于Freudenthal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号No.12/673,770和归属于Wallace等人的美国专利No.6,280,457中所描述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纽罗加米医药公司,未经纽罗加米医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66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