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4788.0 | 申请日: | 2016-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71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萱岛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5B19/404 | 分类号: | G05B19/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装置 | ||
对工作机械(200)进行数控的数控装置(100)的特征在于,具有空转校正部(100‑2),该空转校正部(100‑2)对构成加工程序(1)的程序块进行预读取,基于预读取到的程序块的指令,对工作机械(200)的进给轴的移动方向的第1反转位置、和在第1反转位置之后的反转位置即第2反转位置进行推定,对第1反转位置与第2反转位置之间的反转位置间距离进行推定,由此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空转校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工作机械进行数控的数控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提高被加工物即工件的加工面精度的功能,具有空转校正功能。所谓空转,是指由在工作机械设置的进给轴的移动方向进行反转时产生的摩擦、扭转、齿隙引起的响应延迟。空转校正功能是如下功能,即,通过在进给轴的移动方向进行反转时沿反转后的轴移动方向赋予预先计算出的空转校正量,由此减少由于空转而产生的切削残留或者切削过量。下面,将所述的“切削残留”称为“象限凸起”。另一方面,在为了对以模具为代表的被加工物加工复杂的形状而通过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装置自动生成加工程序的情况下,在加工程序中存在多个关于进行1μm左右的微小的反转动作的记述。在现有的数控装置中,无论从进给轴的移动方向前次反转的位置起至本次反转的位置之间的反转位置间距离的大小如何,在轴移动方向发生反转的全部位置处都进行空转校正,因此存在切削残留或者切削过量变得过大而加工面精度降低的问题。
针对这样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下述方法,即,在从进给轴的移动方向前次反转的位置起至本次反转的位置之间的反转位置间距离比预先设定的值小的情况下,使微小反转连续次数的值增加,与微小反转连续次数相对应地对空转校正量进行自动调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3010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使用从过去测量的反转位置、即进给轴的移动方向前次反转的位置起至本次反转的位置之间的反转位置间距离,但在该方法中,无法取得从本次反转的位置起至下次反转的位置之间的反转位置间距离,无法防止由于空转校正对于微小反转成为过度校正而引起的加工面精度的降低。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提高加工面精度的数控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目的,本发明的数控装置对工作机械进行控制,该数控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空转校正部,其对构成加工程序的程序块进行预读取,基于预读取到的程序块的指令,对工作机械的进给轴的移动方向的第1反转位置、与第1反转位置之后的反转位置即第2反转位置之间的反转位置间距离进行推定,由此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空转校正,在无需进行空转校正时,对空转校正量进行调整;以及显示部,其能够进行是否使空转校正部执行空转校正的设定。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数控装置取得能够提高加工面精度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数控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工作机械的外观图。
图3是表示刀具在工件之上的移动路径、进给轴的移动方向进行反转的位置、反转位置间距离、进行空转校正的位置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由图1所示的反转位置推定部进行的轴移动方向的反转位置推定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加工程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用于将从加工程序预读取的程序块与由反转位置推定部进行的反转位置推定动作相关联地进行说明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由图1所示的校正是否需要判断部进行的空转校正的是否需要判断处理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47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伺服控制诊断系统
- 下一篇:用于输送受压流体的紧凑且平衡的调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