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触电的装置以及包含防止触电的装置的电子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680004534.9 | 申请日: | 2016-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2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 发明(设计)人: | 赵承勳;许星珍;李东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达伊诺琴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G4/38 | 分类号: | H01G4/38;H01G2/14;H01G4/12;H01G4/30;H01G4/005;H01G4/2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臧建明 |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安山市***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触电 装置 以及 包含 电子 | ||
本发明提供防止触电的装置以及包含所述装置的电子装置。防止触电的装置包含堆叠式本体,其中多个绝缘薄片堆叠,且ESD保护部分安置于绝缘薄片的至少一部分上以防止ESD电压,其中ESD保护部分包含至少一个ESD保护层,ESD保护层包括多孔绝缘材料。本发明可防止有缺陷的充电器中产生的触电电压自电子装置内的接地端子经由金属壳传输至使用者,另防止触电的装置可包含ESD保护部分,且ESD保护部分可具有多孔结构以允许电流流动穿过细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用于防止触电(electric shock)的装置以及包含所述装置的电子装置,且更特定言之,是有关于能够防止触电电压经由诸如智能电话的可充电电子装置(chargeable electronic device)传输至使用者的防止触电的装置。
背景技术
行动通信终端机(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的主要用途已自语音通信改变为数据通信服务,且接着演进至智能生活便利服务。又,随着智能电话(smartphone)多功能化,正使用各种频带。意即,已采用在一个智能电话中使用诸如无线LAN(wireless LAN)、蓝芽(bluetooth)以及GPS的不同频带的多个功能。又,随着电子装置高度整合,在有限空间中的内部电路密度增大。因此,必然可能会出现内部电路之间的噪音干扰。正使用用于抑制携带型电子装置的各种频率的噪音以及内部电路之间的噪音的多种电路保护装置。举例而言,正使用分别移除彼此不同的频带的噪音的聚光器(condenser)、芯片磁珠(chip bead)、共同模式滤波器(common mode filter),及类似者。
近年来,随着对智能电话的精致图像以及耐久性愈加看重,使用金属材料的终端机供应正在增多。意即,边界是使用金属制造或除前图像显示部分以外的其余壳是使用金属制造的智能电话的供应正在增多。
然而,因为未建置过电流保护电路(overcurrent protection circuit),或通过使用非正品充电器或使用低品质元件的有缺陷充电器执行充电,可能会出现冲击电流(Shock Current)。冲击电流可传输至智能电话的接地端子,且接着再次自接地端子传输至金属壳。因此,接触金属壳的使用者可能会受到电击。结果,在通过使用非正品充电器对使用金属壳的智能电话充电的同时使用智能电话时,可能会发生触电事故。
(先前技术文件)
韩国专利注册第10876206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触电的装置,所述防止触电的装置提供于诸如智能电话的电子装置中以防止使用者由于自充电器输入的冲击电流而受到电击。
本发明也提供一种防止触电的装置,其中不会由于静电放电(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而出现介电质击穿(dielectric breakdown)。
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例示性实施例,一种防止触电的装置包含:堆叠式本体,其中多个绝缘薄片堆叠;以及ESD保护部分,安置于所述绝缘薄片的至少一部分上以阻断ESD电压,其中所述ESD保护部分包含至少一个ESD保护层,ESD保护层包含多孔绝缘材料。
所述装置可还包含配备有多个内部电极的电容器部分,所述多个内部电极经安置而使得在所述堆叠式本体中,所述绝缘薄片位于所述多个内部电极之间,且所述ESD保护部分可平行地安置于所述电容器部分与内部电路之间。
所述堆叠式本体可具有在一个方向上的为0.3mm至1.1mm的长度,在垂直于所述一个方向的另一方向上的为0.15mm至0.55mm的宽度,以及为0.15mm至0.55mm的厚度。
所述长度、所述宽度以及所述厚度可分别为0.55mm至0.65mm、0.25mm至0.35mm以及0.25mm至0.3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达伊诺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摩达伊诺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45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