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桥逆变器单元及逆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3955.X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4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汪洪亮;刘雁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洪亮;刘雁飞 |
主分类号: | H02M7/797 | 分类号: | H02M7/797 |
代理公司: | 11002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莹<国际申请>=PCT/CN2016/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变器 单元 | ||
一种半桥逆变器单元及逆变器。半桥逆变器单元包括逆变控制模块和电感(L1),逆变控制模块能够响应于不同的工作模态提供不同的连接状态,从而使得相应的半桥逆变器单元可以运行在降压模式或者升压模式,满足了宽输入电压范围的要求。利用电网电压正负半周对称的特性,解决了与直流电源并联的两串联电容中点电压平衡的问题。该半桥逆变器单元采用单级结构,功耗小,成本低,效率高,稳定性高。
本申请要求2015年1月2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US62/109,431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整体并入于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领域中的逆变器单元及逆变器,特别是半桥逆变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加剧,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光伏发电因其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对于光伏发电系统来说,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成为光伏发电的重要课题。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器用于将光伏阵列输出的直流电转化成交流电。并网逆变器可以分为隔离型并网逆变器和非隔离型并网逆变器两类。在隔离型并网逆变器中,变压器实现了电气隔离,确保了人身安全。但是,变压器的能量损耗和体积大,带来很多问题,比如效率低,功率密度低和成本高等。所以,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成为主流。但在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中,由于缺少了变压器的电气隔离而存在共模回路。该共模回路产生漏电流,从而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因此,非隔离型并网逆变器中,漏电流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高效率成为光伏产业的另一个目标。
由于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存在很大范围的波动,因此非隔离型光伏逆变器要满足宽范围输入电压的要求。然而,光伏系统中非隔离型逆变器存在正常工作最小输入电压。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可能小于逆变器的最小输入电压。因此,光伏逆变器系统中通常使用一个升压电路。
如图1所示,现有的光伏逆变器系统是两级电路。第一级是DC-DC单元,该DC-DC单元通常采用一个升压电路来实现。第二级是DC-AC单元。当光伏阵列输出电压小于最小输入电压时,DC-DC单元工作以升高输入电压从而使DC-AC单元正常工作;当光伏阵列输出电压大于最小输入电压时,则DC-DC单元被旁路,DC-AC单元正常工作。所述两级电路串联连接,因此,降低了系统效率,增加了成本。
参考文献“Derivation,Analysis,and Implementation of a Boost-BuckConverter-Based High-Efficiency PV Inverter”中给出了图2所示的单级全桥逆变器。然而,该单级全桥逆变器在多光伏阵列的情况下成本高。另外,当多个光伏阵列中的光伏电池数目差异很大的时候,该单级全桥逆变器效率低。由于光伏阵列之间是并联连接,所以每个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要求相等。为此,每个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被不同程度地升高。这样降低了系统效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知道,全桥逆变器由于自身寄生因数的缘故很难完全消除高频漏电流。而且,全桥逆变器需要两个滤波电感且他们的磁芯不共用,因此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桥逆变器单元及逆变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为了让电流双向流动,每个开关管反向并联一个二极管。为了叙述方便,本申请中的术语“双向开关”指电流可以双向流动但只能承受单向电压的开关,比如带有反向并联二极管的IGBT,或内置并联二极管的MOSFET。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半桥逆变器单元,包括:逆变控制模块和第一电感;并具有第一接入端、第二接入端、第三接入端、第一电压输出端和第二电压输出端以及若干控制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洪亮;刘雁飞,未经汪洪亮;刘雁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39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GBT参数辨识方法、死区补偿方法及逆变装置
- 下一篇:励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