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观察光学系统单元、摄像单元以及内窥镜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03780.2 | 申请日: | 2016-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9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 发明(设计)人: | 绵谷祐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于靖帅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观察 光学系统 单元 摄像 以及 内窥镜 | ||
后组透镜(58)中的位于最靠近被摄体侧的位置的第一透镜(58a)由具有基部(58b)和突出部(58c)的带阶梯的透镜构成,该基部(58b)的外周被后组透镜框(57)保持,该突出部(58c)以比基部(58b)小的外周形成并突出到移动透镜框(65)能够进退移动的区域(At)内,并且使移动透镜框(65)与突出部(58c)在退避位置重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变更观察光学系统的光学特性的观察光学系统单元、摄像单元以及内窥镜。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内窥镜被广泛地用于活体体内(体腔内)的观察、处置等或者工业用的成套设备内的检查、修理等。
近年来,在用于这种内窥镜的摄像单元中,存在具有如下的观察光学系统单元的摄像单元:为了摄影摄像的调焦功能或进行广角/长焦等倍率调节的变焦功能,该观察光学系统单元能够通过使观察光学系统在摄影光轴方向上移动而变更焦距。另外,能够这样变更焦距的观察光学系统单元的技术不限于用于内窥镜,还可以用于各种摄影设备。
这里,尤其在要求小型化的内窥镜中,广泛地采用焦点切换方式的观察光学系统单元,该焦点切换方式是指使观察光学系统单元在移动透镜单元(移动透镜框)位于规定的进入位置和退避位置时对焦。在具有这样的焦点切换方式的观察光学系统单元的摄像单元中,为了在各透镜等具有加工公差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适当的对焦状态,在组装摄像单元时,需要对移动透镜框的进入位置和退避位置(即,移动透镜框相对于各固定透镜框等在摄影光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微调。
针对于此,例如,在日本特开2003-310531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将在前端侧形成有倾斜部的环部件安装于后组透镜框的外周部,通过使该环部件在圆周方向上转动而变更移动透镜框的TELE(窄角)时的调节位置,然后利用粘接剂将该环部件固定,由此进行对焦调节。
然而,在近年的摄像单元中,即使在进行了上述那样的对焦调节等的情况下,也存在图像的一部分伴随着摄像元件的像素间距缩小而容易产生明显的分辨率下降的倾向。这样的分辨率下降主要是因移动透镜框相对于摄影光轴的倾斜而产生的,例如,在内窥镜中,当在长焦侧对微小血管进行观察时等,问题尤其严重。
因此,出于防止移动透镜框的倾斜的目的,也考虑了将移动透镜框在摄影光轴方向上设定得较长。然而,如果将移动透镜框设定得较长,则会使摄像单元的整个长度变大。因此,例如,当将这样的摄像单元应用于内窥镜时,硬质的前端部变长,其结果为,用户等的操作性可能会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移动透镜框的倾斜从而拍摄出分辨率不会下降的图像并且不造成大型化的观察光学系统单元、摄像单元和内窥镜。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观察光学系统单元具有:焦点切换方式的观察光学系统,其从被摄体侧依次包含有前组透镜、移动透镜以及后组透镜;固定框,其对所述前组透镜和所述后组透镜进行保持;以及移动框,其对所述移动透镜进行保持,并且与所述固定框的内部滑动接触,能够沿着所述观察光学系统的光轴方向进退移动,其中,所述后组透镜中的位于最靠近所述被摄体侧的位置的第一透镜由带阶梯的透镜构成,该带阶梯的透镜具有基部和突出部,该基部的外周被所述固定框保持,该突出部以比所述基部小的外周形成并且突出到所述移动框能够进退移动的区域内,所述移动框至少在沿着所述观察光学系统的光轴向所述后组透镜侧退避的位置与所述突出部重叠。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摄像单元具有:所述观察光学系统单元;以及摄像元件,其通过所述观察光学系统单元而成像出被检体像。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内窥镜在被插入到被检体内的插入部的前端部具有所述摄像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内窥镜的整体结构的说明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37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