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置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3694.1 | 申请日: | 201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9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永田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8/14 | 分类号: | A61B18/14;A61B17/32 |
代理公司: | 11277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置 器具 | ||
处置器具(10)包括第1把持构件(124)、构成为相对于第1把持构件(124)开闭的第2把持构件(174)、散热构件(112)、以及第1导热构件(132)。在第1把持构件(124)和第2把持构件(174)从闭合的状态向打开的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将闭合的状态和打开的状态之间的预定位置设为切换位置,将从闭合的状态到切换位置设为第1区域,将从切换位置到打开的状态设为第2区域。第1导热构件(132)在第1区域中使第1把持构件(124)和散热构件(112)成为非热连接状态,并在第2区域中使第1把持构件(124)和散热构件(112)成为热连接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处置器具。
背景技术
公知有一种利用热对作为处置对象的生物体组织进行处置的处置器具。这样的处置器具是在使生物体组织凝固或者烧灼或者切开时使用的。在这样的处置器具中,为了加热生物体组织,使用高频电力、超声波振动、加热器的发热等各种能量。在任一种情况下,在处置过程中都寻求与生物体组织接触的部分要求维持在高温,而在不进行处置时该部分被顺畅地冷却。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1-353165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这样的处置器具的技术:在把持作为处置对象的生物体组织的钳构件全开时,钳构件的背面与护套的一部分接触,将钳构件的热传导到护套而从护套散热。
发明内容
在日本特开2001-353165号公报所公开的处置器具中,若钳构件不全开,则钳构件不与作为散热构件的护套接触。另一方面,在不把持生物体组织不进行处置的状态下,钳构件并不是始终全开。因而,在日本特开2001-353165号公报所公开的处置器具中,不进行处置时的钳构件的冷却效率并不那么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处置时的冷却效率良好的处置器具。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处置器具包括:第1把持构件;第2把持构件,其构成为相对于所述第1把持构件开闭;散热构件;以及第1导热构件,在从所述第1把持构件和所述第2把持构件闭合的状态向打开的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在将所述闭合的状态和所述打开的状态之间的预定位置设为切换位置时,在将从所述闭合的状态到所述切换位置设为第1区域、将从所述切换位置到所述打开的状态设为第2区域时,该第1导热构件在所述第1区域中使所述第1把持构件和所述散热构件成为非热连接状态,在所述第2区域中使所述第1把持构件和所述散热构件成为热连接状态。
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非处置时的冷却效率良好的处置器具。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处置系统的结构例的概略的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把持部的结构例的概略的剖视图,是表示把持部打开的状态的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把持部的结构例的概略的剖视图,是表示把持部闭合的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把持部的结构例的概略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处置器具的结构例的概略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把持部的结构例的概略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导热状态切换机构的结构例的概略的剖视图,是表示把持部打开的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导热状态切换机构的结构例的概略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导热状态切换机构的结构例的概略的剖视图,是表示把持部闭合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36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识别功能的发票打印系统
- 下一篇:一种船联网救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