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03668.9 | 申请日: | 2016-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2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籏野庆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于靖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弯曲部与操作部对角度线进行的操作连动地弯曲动作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以往,在医疗领域和工业领域中,用于进行各种检查和处置的内窥镜被广泛应用。其中,例如关于医疗用的内窥镜,由于通过向患者等被检体的体腔内插入在前端设置有固体摄像元件的呈细长形状的挠性的插入部,即使不切开被检体也能够取得体腔内的体内图像,而且能够根据需要使处置器具从插入部前端突出而进行治疗处置,因此被广泛应用。
在这样的内窥镜的插入部中,作为内设物例如设置有:通道,其用于向被检体的体腔内插入活体钳子、电手术刀以及检查探针等处置器具;光导,其传送照明光;以及信号线缆,其传送来自设置于插入部的前端的摄像单元的信号。而且,这些内设物延伸到与插入部的基端侧连接设置的操作部的内部。
并且,为了提高被检体内的插入性和观察性,在内窥镜的插入部中,在前端部的基端侧连接设置有弯曲部。通常,弯曲部连接有从操作部的内部向插入部的内部延伸的角度线,通过利用设置于操作部的弯曲旋钮或弯曲杆等来牵引或者松弛角度线而使弯曲部进行弯曲动作(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2-135515号公报)。
如上所述,多个内设物与角度线一同配设在内窥镜的操作部的内部。这里,信号线缆或光导等内设物通常从插入部经由操作部向通用线缆等中延伸,因此以没有被固定的状态配设在操作部的内部。因此,为了防止这样的内设物与角度线接触而受到损伤,需要充分地确保操作部的内部空间。
另一方面,从操作性提高等观点来看,对于操作部要求使把持部小型化(细径化等),但这样的把持部等的小型化会缩小操作部的内部空间,成为诱发因角度线导致的内设物的损伤的主要原因。与此相对,也考虑了在操作部的内部设置用于使内设物与角度线隔离的间隔件等,但设置这样的专用的间隔件本身就可能成为阻碍把持部的小型化的主要原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内窥镜:能够防止角度线与其他的内设物干涉,并且使把持部效率良好地小型化。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内窥镜具有:插入部,其能够插入到被检体内,具有能够向以长度轴方向为中心的至少两个方向弯曲的弯曲部;操作部,其被配设于所述插入部的基端侧;支承部件,其在所述操作部的内部沿着长度轴方向延伸;管路部,其前端侧和基端侧被固定于所述操作部以使得该管路部在所述操作部的内部沿着所述支承部件在长度轴方向上延伸,该管路部与所述支承部件一同将所述操作部的内部空间划分为第一空间部和第二空间部;使所述弯曲部弯曲的角度线,其在所述操作部的内部被配设于所述第一空间部;以及从所述插入部延伸的长条内设物,其在所述操作部的内部被配设于所述第二空间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内窥镜的外观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内窥镜的外观的右侧视图。
图3是示出内窥镜的外观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线牵引部件和气缸与信号线缆和光导的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线牵引机构与气缸的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线牵引机构的内部构造体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线牵引机构的内部构造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操作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9是沿图8的IX箭头的图。
图10是示出操作部的左侧部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操作部的右侧部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前端部和弯曲部的主要部分的横剖视图。
图13是沿图12的XIII-XIII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附图涉及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内窥镜的外观的主视图,图2是示出内窥镜的外观的右侧视图,图3是示出内窥镜的外观的俯视图,图4是示出线牵引部件和气缸与信号线缆和光导的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5是示出线牵引机构与气缸的配置关系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线牵引机构的内部构造体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线牵引机构的内部构造体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操作部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9是沿图8的IX箭头的图,图10是示出操作部的左侧部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图11是示出操作部的右侧部的内部构造的剖视图,图12是示出前端部和弯曲部的主要部分的横剖视图,图13是沿图12的XIII-XIII线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36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