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照回滚方法、装置、存储控制器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3118.7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42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陆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李稷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照 方法 装置 存储 控制器 系统 | ||
揭露一种快照回滚方法、装置、存储控制器和系统,在快照回滚方法中,存储控制器接收包括目标快照ID的回滚请求;获得所述目标快照的源数据的版本号,以及获得所述目标快照ID所识别的目标快照的版本号,其中,所述目标快照是所述源数据的快照;建立所述源数据的版本号与所述目标快照的版本号的指向关系。使用该技术可以实现快照的快速回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存储领域,尤其是有关于快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产生的数据量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迅猛增长,业务的进步也对数据处理技术在可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数据保护、数据备份、数据并行利用(如测试、报表生成、数据分析等)的需求显得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联机商业模式要求系统不停的运转,停机则意味着业务的停顿和商业机会的丢失。由此,为了提高数据的可靠性,数据快照技术应运而生。
使用数据快照技术,可以在几乎瞬间获得完全可用的卷数据的即时时刻的一致性映像(即快照),并占用较少的存储空间。当存储设备发生应用故障或者文件损坏时可以进行快速的数据恢复,将数据恢复某个可用的时间点的状态(即快照回滚),从而实现在线数据备份与恢复。
使用快照备份可以在以下场景中迅速恢复数据:
(1)病毒感染。
(2)人为误操作。
(3)恶意篡改。
(4)系统宕机造成的数据损坏。
(5)应用程序BUG造成的数据损坏。
(6)存储系统BUG造成的数据损坏。
(7)存储介质损坏(只有基于split mirror技术的快照能够恢复数据)。
图1以病毒感染为例介绍了利用快照进行数据备份及恢复的整个过程:(1)每一个小时周期性地对业务数据生成快照,快照时仅对差异数据进行额外保存,因此数据量少;(2)发现下午5点的数据被病毒感染的问题以后,利用最近一次的快照(版本号3的快照)对数据进行回滚(roll back),把数据恢复到被病毒感染之前,从而规避病毒感染带来的损害。
图1的例子中,假设当前时间是下午6点,那么文件系统的当前版本就是下午6点的数据。如果此时主机请求把文件系统回滚到下午4点的状态,也就是回滚到快照3,其具体操作是把快照3的数据复制到当前文件系统,然后删除快照3的内容。这个回滚的过程涉及大量的数据复制,因此对系统运算资源造成大量消耗。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快照回滚方法的实施例,可以由控制器执行,方法包括:存储控制器接收回滚请求,其中,所述回滚请求中包括目标快照ID;所述存储控制器获得所述目标快照的源数据的版本号,以及获得所述目标快照ID所识别的目标快照的版本号,其中,所述目标快照是所述源数据的快照;建立所述源数据的版本号与所述目标快照的版本号的指向关系。这种指向关系也可以称为“重定向”关系。使用该方案可以实现快速回滚,并且回滚过程中不存在数据复制,节约了系统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回滚请求中进一步携带数据ID,所述获得所述目标快照的源数据的版本号具体包括:根据所述数据ID获得所述目标快照的源数据的版本号。使用数据ID可以找到目标快照。在一些情况下,例如源数据是文件系统,并且存储系统中只有一个文件系统时,可以不携带数据ID。因此,携带数据ID是可选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存储控制器接收第一读请求,所述第一读请求包括第一目标地址;按照所述第一目标地址,从所述源数据中获取第一读请求所请求的数据;当所述源数据中未包含所述请求的数据时,按照指向关系从所述目标快照中获取。该方案描述了如何按照地址读取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31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终端设备的故障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下一篇:并行处理系统的工作节点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