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02951.X | 申请日: | 2016-05-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9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 发明(设计)人: | 木下竜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和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D05B65/02 | 分类号: | D05B6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梁海莲;余明伟 |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线 缝缝 切线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其在可动切刀的前端侧缘部形成有有刃弯针线抓取切断部,并且在可动切刀的靠基端的侧缘部的、可动切刀的往复驱动移动方向上的前后位置形成有:无刃机针线抓取部,其在可动切刀向后移动时将从面料的背面侧突出的机针线部钩住而抓取,并将其移送到越过固定切刀的刃部的位置;以及机针线切断刃部,其通过与固定切刀的刃部的滑动接触来切断由该无刃机针线抓取部移送到越过固定切刀的刃部的位置的机针线部。由此,能够在缝制结束时将从面料的背面侧突出的机针线部可靠地移送到规定位置进行切断,形成没有偏差的稳定的线残余长度,并且能够使缝制结束部分的完成状态及外观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例如平式连锁缝缝纫机等双线锁缝缝纫机的规定缝制动作结束后将从缝制面料的背面侧突出的机针线部及弯针线部切断的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以双针双线锁缝缝纫机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6(A)、(B)及图17所示,该双针双线锁缝缝纫机包括:左右机针1a、1b,其保持左右机针线NTa、NTb相对于针板2在上下方向上进行往复运动;弯针3,其能够保持弯针线LT在与上述机针1a、1b的上下往复运动路径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进行进退动作,在前进动作时抓取上述机针1a、1b形成在针板2下方的环状机针线NTa、NTb;以及切线装置4,其能够在靠近上述针板2和弯针3的朝左前方的前进位置P1与比该前进位置P1靠右后方的退避位置P2之间进行往复驱动移动,在规定的缝制动作结束后、也就是说缝制结束时从上述退避位置P2移动到上述前进位置P1,其中,通过用由上述弯针3保持的弯针线LT对上述环状机针线NTa、NTb进行绕环,能够如图18所示那样在缝制面料W上形成规定长度的双线锁缝线迹M。
上述切线装置4用于在缝制面料W上形成规定长度的双线锁缝线迹M的缝制结束时,如图18所示那样将从缝制面料W的背面侧突出的机针线部NTa1、NTb1及弯针线部LT1切断,该切线装置4包括:可动切刀5;固定切刀6;板簧制的弯针线夹持部件7,其配置在上述可动切刀5的下部,与上述可动切刀5之间弹性地夹持被切断的弯针线部LT的端部;以及线夹持辅助弹簧8,其用于调整该弯针线夹持部件7的夹持力。还具备往复驱动移动机构9,其使由上述可动切刀5、固定切刀6、弯针线夹持部件7和线夹持辅助弹簧8构成的切线装置4在上述退避位置P2与上述前进位置P1之间进行往复驱动移动,并且在切线装置4移动到上述前进位置P1之后仅使可动切刀5在靠落针位置的一侧的外部位置(前进位置)和靠落针位置的另一侧的外部位置之间进行往复驱动移动。
另外,上述往复驱动移动机构9的结构与后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往复驱动移动机构的结构相同,因此将对应的结构部件标注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往复驱动移动机构相同的附图标记。
作为具有上述基本结构的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4,以往已知有日本实公平6-32072号公报中公开的下述结构的切线装置。该现有的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4如图16(A)、图16(B)及图17所示,在可动切刀5前端的侧缘部形成有弯针线抓取部10,在该可动切刀5从靠上述落针位置的另一侧的外部位置朝向靠一侧的外部位置进行向后驱动移动时,弯针线抓取部10将从上述缝制面料W的背面侧突出的弯针线部LT1钩住而抓取,并且在上述可动切刀5的比该弯针线抓取部10靠基端的侧缘部形成有机针线抓取部11,在该可动切刀5从靠上述落针位置的另一侧的外部位置朝向靠一侧的外部位置进行向后驱动移动时,机针线抓取部11将从上述缝制面料W的背面侧突出的左右机针线部NTa1、NTb1依次钩住而抓取。
下面,对上述现有的双线锁缝缝纫机的切线装置4的切线动作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和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未经大和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29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