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备包括在其上形成的漂白图案的偏振膜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02691.6 | 申请日: | 2016-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6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崔国铉;金俊衡;李炳鲜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C09D11/30;C09D11/38;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顾晋伟;赵丹<国际申请>=PCT/KR2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备 包括 形成 漂白 图案 偏振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备包括在其上形成的漂白图案的偏振膜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加热偏振膜;(2)通过经由喷墨打印机的喷墨头使墨组合物排出到经加热的偏振膜中,使经加热的偏振膜发生漂白反应;以及(3)中和经漂白的偏振膜,其中步骤(2)中排出的墨组合物的量为每单位面积的经加热的偏振膜0.02ml/cm2至0.5ml/cm2。
技术领域
本申请要求基于日期为2015年9月25日的韩国专利申请第 10-2015-0136883号的优先权权益,并且相应的韩国专利申请文献中公开的所有内容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包括在内。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备包括在其上形成的漂白图案的偏振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IT)产业的近期显著发展,由于现代工业社会已经发展成为先进的信息时代,因此液晶显示器(LCD)产业(其是IT产业的关键部分之一)也正在发展为用于传达各种信息的媒介。
通常,在平板显示器(例如LCD或有机EL)中,偏振膜附接到基板的表面上,使得使用者可以通过阻挡外部光被反射到表面(在其上实现图像)上来正确地识别屏幕。
偏振膜粘附到平板显示器液晶单元(例如LCD或有机EL)的两个表面上,因此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一部分起作用。液晶显示面板具有偏振膜粘合到液晶单元的两个表面上的构成。具体地,偏振膜包括中心偏光板和通过粘合剂层附接到偏光板的两个表面上的保护膜。保护膜设置在偏光板的上侧和下侧,因此起到防止偏光板被损坏的作用。在附接到液晶单元上之前,将上保护膜(隔膜)剥离并丢弃,并且由于丢弃的上保护膜而暴露的粘合剂层介导偏光板与液晶单元之间的结合。下保护膜(保护膜)在附接到液晶单元上时也被剥离并丢弃,此时,粘合剂层也以粘附到保护膜上的状态被一起剥离。保护膜可以由基于酯的树脂(例如PET)形成。
作为偏振膜,可以使用吸附有碘或二色性染料的聚乙烯醇(PVA)等。
聚乙烯醇膜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例如透明性和偏振特性等,同时具有非常优异的机械特性如弹性、拉伸强度和拉伸伸长率,因此已经作为光学材料如偏振膜而受到极大关注。现有的偏振膜已主要用于手表、电子计算器、汽车仪表板、小型LCD电视、小型LCD笔记本电脑等中,而近来已经开发了大型笔记本电脑、大型彩色电视等,需要开发可以大面积使用并且具有优异的偏振性能的偏振膜。
同时,由于用于显示器的偏振膜具有非常低的透明度,因此当将偏振膜附接到盖板玻璃的内侧和外侧时,必须将诸如显示器的照相机或传感器部分的特定部分制成透明的。
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已经设计了通过如下使偏振膜的偏振元件透明的方法:通过激光将能量转移至局部部分以激发和分解偏振膜的偏振元件中包含的碘分子,并且失去偏振膜的光学特性。然而,在该方法中,使偏振膜经受对抗在该处理期间可能产生的湿气和热的耐湿热测试,存在的问题是,当终止耐湿热测试时,偏振膜再次返回到原始状态。
作为另一种方法,已经设计了通过使用硫代硫酸钠(Na2S2O3)和碘离子(I-)的氧化/还原反应使偏振膜光学透明的方法。然而,该方法的问题在于经漂白的偏振膜的偏振元件的透明度不足,并且偏振膜在常温下放置短时间后恢复到原始状态。
此外,现有的大型或小型显示器的问题在于:显示器通过使用强化玻璃制造,并且如果显示器没有单独的保护膜,则当破碎时玻璃散开。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改善偏振膜的透明度的方法的问题在于偏振膜的偏振元件的透明度不足,并且偏振膜在短时间内再次回到原始状态。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制备包括在其上形成的漂白图案的偏振膜的方法。即,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使用喷墨印刷方法使偏振膜漂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26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