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机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01226.0 | 申请日: | 201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6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杜智勇;黄仁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森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3/36 | 分类号: | G03B13/3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7 | 代理人: | 阳开亮 |
地址: | 341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机 模块 | ||
1.一种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机模块包括底座(400)、与底座(400)匹配的,中空且顶面具有开口的壳体(200)、以及容置于所述壳体(200)内的镜头组件(100)和载体(300);
所述相机模块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载体(300)外壁和所述壳体(200)之间的至少两组移动件(600),所述镜头组件(100)容置于所述载体(300)内,并通过所述至少两组移动件(600)相对于所述底座(400)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每组移动件(600)包括至少三个滚珠,所述相机模块在所述载体(300)及所述底座(400)之间形成第一容纳区及第二容纳区,所述至少三个滚珠沿垂直于所述底座(400)底面的方向堆叠放置,且所述至少三个滚珠堆叠形成的高度均低于所述第一容纳区或所述第二容纳区沿所述底座(400)底面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400)内壁包括一载体配合面及一镜头组件位移参照面;
所述载体(300)对应包括沿所述载体配合面延伸形成的第一镜头组件限位件(301)、与所述镜头组件位移参照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镜头组件限位件(302)、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一镜头组件限位件(301)及所述第二镜头组件限位件(302)之间的两个结合件(3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结合件(303)均朝所述载体(300)轴心方向内凹并在所述第二镜头组件限位件(302)两侧与所述底座(400)侧壁共同形成第一容纳区及第二容纳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结合件(303)均包括第一滚珠限位部(3031)及第二滚珠限位部(3032),所述第一滚珠限位部(3031)朝所述底座(400)的所述载体配合面的方向突出,所述第二滚珠限位部(3032)与所述第二镜头组件限位件(302)的其中一个侧面连接,且所述第二滚珠限位部(3032)与所述侧面之间呈圆滑过渡;
所述第一滚珠限位部(3031),所述第二滚珠限位部(3032),所述载体配合面以及所述镜头组件位移参照面共同形成所述第一容纳区及所述第二容纳区。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体(300)在靠近所述第一镜头组件限位件(301)的一侧形成大致为倒U字形的剖面,且在靠近所述第二镜头组件限位件(302)的一侧形成大致为几字形的剖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体(300)为一体成型的金属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镜头组件限位件(301)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形状各异,用于对所述镜头组件进行隔离保护的缓冲垫(3011)。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镜头组件限位件(302)外侧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底座(400)的所述镜头组件位移参照面对应开设有第二安装孔;
所述相机模块还包括:
嵌入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磁铁件(700)及嵌入所述第二安装孔的驱动芯片(500);
以及设置在所述驱动芯片(500)及所述磁铁件(700)之间,与所述驱动芯片(500)电连接的线圈(800);其中,通电时的所述线圈(800)驱动所述镜头组件(100)并使其沿所述镜头组件位移参照面与所述底座(400)相对移动,进而带动所述镜头组件(100)中的镜头伸出所述壳体(200)的所述开口或从所述壳体(200)的所述开口缩回。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机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200)顶面四周开设有至少三个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镜头组件限位件(301)顶面四周对应开设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数量相同且匹配的第四安装孔,所述壳体(200)及所述载体(300)通过分别穿过至少三对匹配的所述第三安装孔及所述第四安装孔的至少三个紧固件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森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森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012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