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矿电机车供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96241.0 | 申请日: | 2016-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7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于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1C3/02 | 分类号: | B61C3/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00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矿 机车 供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矿电机车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车运输是煤矿生产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担负着煤炭、矿石、材料、设备、人员等繁重的运输任务,对确保煤矿生产和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有技术下的部分电机车采用蓄电池式的供电方式,此种方式安装的供电装置固定连接于电机车壳体的内部,不利于安装和维修,且在煤矿生产中,灰尘较大,容易对供电装置造成污染,影响供电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机车壳体内部的供电装置不易安装和维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工矿电机车供电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矿电机车供电装置,包括供电装置壳体,所述供电装置壳体的外部设有电机车壳体,所述电机车壳体的一侧壁上是设有第一置物槽,所述第一置物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将第一置物槽的内部分为第一暂储室和第二暂储室,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外壁中心处设有置物通道,所述第一暂储室和第二暂储室通过置物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暂储室内部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滑动连接于固定板的顶部外壁上,所述活动板的底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穿过置物通道并延伸至第二暂储室内,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与置物通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外壁与供电装置壳体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供电装置壳体的底部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滑动连接于第二暂储室的底部内壁上,所述电机车壳体的外壁上铰接有门扇,所述门扇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的外部设有挡板,所述挡板转动连接于门扇远离供电装置壳体的一侧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轮的数量为四至六个,多个第一滑轮均匀分布在连接杆的周围。
优选的,所述第一置物槽远离门扇的一侧壁上设有供电线连接通道,所述门扇远离第一置物槽的一侧壁上设有充电线连接通道,所述挡板套设于充电线连接通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门扇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合页,所述门扇通过合页与第一置物槽的外壁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门扇和电机车壳体的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挂锁,所述门扇和电机车壳体之间通过挂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门扇的外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搭扣锁和固定杆,所述搭扣锁位于固定杆的上方,所述挡板转动连接于固定杆的外壁上,所述挡板远离门扇的一侧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锁扣,所述锁扣与搭扣锁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活动板、第一滑轮和连接杆的设计便于供电装置壳体和安装和维修,避免了完全打开电机车壳体这种繁琐的步骤来检修或安装供电装置壳体现象的发生,降低了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通过第一通风孔的设计便于供电装置壳体的散热,同时,当遇到灰尘较大的情况时,通过挡板的设计避免了灰尘进入第二暂储室内对供电装置进行污染或损坏,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工矿电机车供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工矿电机车供电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1供电装置壳体、2电机车壳体、3固定板、4第一暂储室、5第二暂储室、6活动板、7第一滑轮、8连接杆、9第二滑轮、10门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962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