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高效气锚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95179.3 | 申请日: | 2016-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6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 发明(设计)人: | 田旭;范颖;杨耀民;王建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
| 主分类号: | E21B43/38 | 分类号: | E21B43/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237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高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锚,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高效气锚。
背景技术
气锚的作用是在井下流体进入泵前将部分气体分离出来,减小气体对泵的影响,提高泵效。气锚装在泵的入口处,在油进入泵前将其中的部分气体分离出来,减少进入泵筒内的气量。
气锚首先通过离心分离原理将进入气锚内的气液混合液体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液体再经重力分离和偏心分离,分离后的液体进入油管,而分离出的气体被排入环空,从而达到气液有效分离的目的。其种类大致分为重力分离型气锚和离心分离型气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利用离心力和提高液体流速的方法提高气液分离效果的装置。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改进型高效气锚,包括上部接头、动力杆、旋转转化套、转化套轴承、螺旋叶片推力轴承、一级气液隔离套、上螺旋叶片、上筒体、一级分离接头、锁定齿轮、一级齿轮、二级齿轮、行星架、输出齿轮、二级气液分离套、下螺旋叶片、中筒体、二级分离接头、外气液分离套、内气液分离套、下筒体、外环套、外中环套、内中环套、内环套、下部接头;所述上部接头连接上部管柱,并与上筒体连接,所述螺旋叶片推力轴承安装在上螺旋叶片与下螺旋叶片的上部与下部,同时安装在上部接头、一级分离接头和二级分离接头上,所述一级气液隔离套安装在上部接头的槽中,并与上螺旋叶片同轴装配,通过浮力阀球分离气体和液体,所述上筒体安装在上部接头与一级分离接头之间,所述锁定齿轮固连在一级分离接头内壁上,所述行星架安装在上螺旋叶片底部,并在其上通过轴安装一级齿轮和二级齿轮,所述输出齿轮安装在下螺旋叶片顶部,并与二级齿轮齿轮配合,所述二级气液分离套安装在一级分离接头的槽中,通过浮力阀球分离气体和液体,所述中筒体安装在一级分离接头和二级分离接头之间,所述下部接头安装在下筒体底部;旋转运动传递给上螺旋叶片,并通过锁定齿轮、一级齿轮、二级齿轮、行星架和输出齿轮组成的行星减速器进行减速,并把转化的低速旋转传递给下螺旋叶片,进过气液分离的原油经内环套的内孔和二级分离接头的输油孔进入中筒体,下螺旋叶片旋转带动进入的原油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原油在此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气体位于中筒体轴线附近,并聚集向上运动,并经由二级气液分离套进入一级分离接头的排气孔排到环空中,分离后的原油经过中筒体内壁侧以及一级分离接头的输油孔道进入上筒体,高速旋转的上螺旋叶片带动输入的原油加速旋转运动,从而进一步气液分离,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分离出的气体位于上筒体轴线附近,并聚集向上运动,并经由一级气液隔离套进入上部接头的排气孔排到环空中,分离后的原油经过上筒体内壁侧以及上部接头的输油孔道进入上部接头上部管柱。
所述动力杆连接上部的抽油杆,所述旋转转化套以滚珠丝杠的形式与动力杆相互作用,通过转化套轴承安装在上部接头上,并与上螺旋叶片固连;抽油杆带动动力杆上下往复运动,动力杆与旋转转化套相互作用,旋转转化套将动力杆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持续的正反向旋转,旋转转化套将旋转运动传递给上螺旋叶片。
所述外气液分离套位于下筒体与外中环套之间,通过浮力阀球分离气体和液体,所述内气液分离套位于外中环套与内环套之间,通过浮力阀球分离气体和液体,所述外中环套与内环套安装在二级分离接头的槽中,所述外环套与内中环套安装在下筒体下部的槽中;原油进过下筒体、外环套、外中环套、内中环套和内环套组成的细小环隙,原油流速增大,从而加快气体从原油中溢出,并通过外气液分离套、内气液分离套将溢出的气体聚集在下筒体的上部,并通过二级分离接头的排气孔进入环空。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利用抽油杆的往复运动驱动螺旋叶片采用不同的转速进行气液分离,通过添加环套增大原油流速来调高气液分离的效果,并采用气液分离套分隔已分离的气体与原油。
附图说明
图1:改进型高效气锚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改进型高效气锚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3:改进型高效气锚下部结构示意图;
图4:改进型高效气锚中部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上部接头,2.动力杆,3.旋转转化套,4.转化套轴承,5.螺旋叶片推力轴承,6.一级气液隔离套,7.上螺旋叶片,8.上筒体,9.一级分离接头,10.锁定齿轮,11.一级齿轮,12.二级齿轮,13.行星架,14.输出齿轮,15.二级气液分离套,16.下螺旋叶片,17.中筒体,18.二级分离接头,19.外气液分离套,20,内气液分离套,21.下筒体,22.外环套,23.外中环套,24.内中环套,25.内环套,26.下部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未经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951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