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从HCFC‑244bb中分离HCFO‑1233xf的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94491.0 | 申请日: | 2016-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4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 发明(设计)人: | 明文勇;段琦;王通;王瑞英;徐甲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安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17/383 | 分类号: | C07C17/383;C07C21/18 |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32 | 代理人: | 左建华 |
| 地址: | 255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hcfc 244 bb 分离 hcfo 1233 xf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从HCFC-244bb中分离HCFO-1233xf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四氟丙烯生产过程中,中间反应2-氯-3,3,3-三氟丙烯(HCFO-1233xf)与氟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氯-1,1,1,2-四氟丙烷(HCFC-244bb),HCFO-1233xf和HCFC-244bb会形成共沸混合物,难以分离,影响后续反应,其分离仅靠普通精馏技术难以满足工艺要求。公开号为CN10382706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HCFO-1233xf和HCFC-244bb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从HCFC-244bb中分离HCFO-1233xf,其未注明吸附HCFO-1233xf后的活性炭如何处理,HCFO-1233xf是否回收。但本领域人员可知,吸附HCFO-1233xf的活性炭需要做再生处理,且随着使用周期的增加,需定期更换,废弃的活性炭处理存在环保问题。因此,亟需一种满足环保要求、提高分离效率的从2-氯-1,1,1,2-四氟丙烷中分离2-氯-3,3,3-三氟丙烯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充分有效利用二氟甲烷反应蒸汽冷凝水的余热、节约生产成本的从HCFC-244bb中分离HCFO-1233xf的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从HCFC-244bb中分离HCFO-1233xf的设备,包括第一精馏塔和第二精馏塔,在第一精馏塔和第二精馏塔的中部一侧分别设有第一精馏塔进料口和第二精馏塔进料口,在第一精馏塔和第二精馏塔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精馏塔底部出料口和第二精馏塔底部出料口,在第一精馏塔和第二精馏塔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精馏塔顶部出料口和第二精馏塔顶部出料口,所述第一精馏塔顶部出料口和第二精馏塔顶部出料口分别通过管道与第一中间罐和第二中间罐相连,在第一精馏塔和第二精馏塔的上部一侧分别设有第一精馏塔冷回流口和第二精馏塔冷回流口,所述第一精馏塔顶部出料口和第二精馏塔顶部出料口分别通过管道经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与第一精馏塔冷回流口和第二精馏塔冷回流口相连,在第一精馏塔冷回流口下方的第一精馏塔上部设有第一精馏塔萃取剂进料口,所述第二精馏塔底部出料口通过管道与第一精馏塔萃取剂进料口相连。
在第一精馏塔和第二精馏塔的下部一侧分别设有第一精馏塔热回流口和第二精馏塔热回流口,所述第一精馏塔热回流口和第二精馏塔热回流口分别通过管道经第一再沸器和第二再沸器与第一精馏塔热回流口和第二精馏塔热回流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从HCFC-244bb中分离HCFO-1233xf的设备,采用萃取精馏工艺,向2-氯-1,1,1,2-四氟丙烷和2-氯-3,3,3-三氟丙烯的混合液中加入溶剂作为萃取剂,使HCFO-1233xf溶于萃取剂,加大了原料中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将恒沸物或沸点相差很小的HCFO-1233xf的HCFC-244bb用精馏方法分离。萃取精馏后的萃取剂可直接循环使用,无需特别处理,操作方便,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精馏塔,2、第二精馏塔,3、第一精馏塔进料口,4、第二精馏塔进料口,5、第一精馏塔底部出料口,6、第二精馏塔底部出料口,7、第一精馏塔顶部出料口,8、第二精馏塔顶部出料口,9、第一中间罐,10、第二中间罐,11、第一精馏塔冷回流口,12、第二精馏塔冷回流口,13、第一冷凝器,14、第二冷凝器,15、第一精馏塔萃取剂进料口,16、第一精馏塔热回流口,17、第二精馏塔热回流口,18、第一再沸器,19、第二再沸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安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华安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944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