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吸连接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94170.0 | 申请日: | 2016-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2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 发明(设计)人: | 彭景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2 | 分类号: | H01R13/62;H01R13/6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4314 | 代理人: | 高瑞,纪媛媛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磁吸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磁吸连接器,主要采用两片不同极性的磁铁的方式来实现自动对正的功能,操作不便,定位比较麻烦。在产品外观的处理上,采取拼接线外露的方式,或增加遮挡结构遮盖拼接线,但是导致磁铁之间的间距加大、磁铁吸力减小,无法实现快速插拔及防水功能。在产品的组装方面,拼接式的结构也会导致组装工序增多,并且磁铁在组装前需进行磁极检测、分辨,加大组装出错的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磁吸连接器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磁吸连接器结构,包括可分离地相互连接配合的插头和插座;
所述插头包括第一多极性磁铁和第一连接头,所述插座包括与所述第一多极性磁铁极性对应以相互吸附的第二多极性磁铁、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头对应连接的第二连接头;
所述第一多极性磁铁、第二多极性磁铁相互吸附使所述插头和插座在插接时按预定转动位置配合,并让所述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对应连接导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多极性磁铁、所述第二多极性磁铁均呈环形;
所述第一连接头、第二连接头分别与所述第一多极性磁铁、第二多极性磁铁的中心孔位置对应,以相互对应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一多极性磁铁之间、所述第二连接头与所述第二多极性磁铁之间均周向定位。
优选地,所述插头还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包括第一筒状本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筒状本体一端內缘的环形第一抵挡部,所述第一多极性磁铁安装到所述筒状本体内,并与所述第一抵挡部相抵,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第一筒状本体连接,将所述第一多极性磁铁和第一连接头锁合在所述第一盖体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第一盖体螺接,所述第二盖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头对应的第一通孔,以能由所述第一通孔从所述第一连接头上向外引线。
优选地,所述插头还包括第一保护套、第二保护套,所述第一保护套套设到所述第二盖体上,且所述第一保护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保护套套设到所述第一盖体、第二盖体以及第一保护套上,所述第二保护套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
优选地,所述插座还包括第三盖体、第四盖体,所述第三盖体包括第二筒状本体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筒状本体一端內缘的环形第二抵挡部,所述第二多极性磁铁安装到所述第二筒状本体内,并与所述第二抵挡部相抵,所述第四盖体与所述第三盖体连接,将所述第二多极性磁铁和第二连接头锁合在所述第三盖体上。
优选地,所述第四盖体与所述第三盖体螺接,所述第四盖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头对应的第四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四盖体上设有远离所述第三盖体方向设置的螺接部,所述第四通孔形成于所述螺接部上,所述插座还包括套设到所述螺接部上的密封圈、以及与所述螺接部螺接的锁紧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头为带有若干弹性插针的插针组件,所述第二连接头为与所述插针组件对应且插设有若干导电柱的插接座组件,所述弹性插针与所述导电柱的端面对应抵接。
优选地,所述弹性插针收容在所述第一多极性磁铁的中心孔内,所述插接座组件包括供所述导电柱插设的座体,所述座体伸出所述第三盖体,且伸出的部分与所述第一多极性磁铁的中心孔外形对应,所述导电柱与所述弹性插针对应的端面与所述座体伸出的端面平齐。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磁吸连接器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磁吸连接器结构的插头和插座上分别采用整体磁铁多磁极方式,使连接器在初步插接后,若存在周向错位,能在第一多极性磁铁、第二多极性磁铁的吸附力作用下能够在周向上转动到预定的转动位置,实现自动识别定位,不用用户做精准的周向对位,便于用户插接时识别,防止了组装时出错。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磁吸连接器结构的插头、插座分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插头、插座分开状态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插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插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941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智能电容器
- 下一篇:并离网输出切换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