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髋臼方形区动力加压钛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94131.0 | 申请日: | 2016-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6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 发明(设计)人: | 蔡贤华;刘曦明;汪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14 | 代理人: | 翁坚刚 |
| 地址: | 43006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形 动力 加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髋臼方形区动力加压钛板。
背景技术
髋臼方形区的概念最早由国外Judet在1964年提出髋臼双柱概念时提出。方形区的骨质较薄很容易骨折,方形区骨折通常会造成股骨头向内侧移位,严重者造成中心性脱位,常见于髋臼复杂型骨折,例如双柱骨折、前柱后半横骨折、“T”形骨折等。由于方形区特殊的骨质形态以及靠近髋关节的特殊位置的原因,治疗髋臼方形区骨折一直是创伤骨科中治疗的挑战。对于不同类型的方形区骨折,其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中国专利文献CN105496538A(申请号201610080395.X)公开了一种髋臼方形区接骨板,其接骨板为立体结构,接骨板的各个部分分别与髋臼方形区的弯曲形状相适配,接骨板各部分能够对髋臼骨折进行有效固定。该发明能够对髋臼前后柱骨折同时进行有效固定,可以通过对于髋臼方形区弓状线及坐骨棘部分的固定,增加了对髋臼方形区的覆盖及支撑,但是其在使用时,由于方形区特殊的结构位置,安装并不方便,不能准确的进行定位。
中国专利文献CN203244449U(申请号201320106378.0)公开了一种用于骼腹股沟入路髓臼方形区骨折治疗的固定器,其包括固定钦板和固定螺钉,所述固定钦板的板体外轮廓呈弧形,固定钦板的中部板体预弯弧度大于弓状线且呈内低外高斜面状,固定钦板的中部板体斜率小于界线骨面斜率,固定钦板的两端板体呈自内向外逐渐增加的内高外低斜面状,固定钦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固定孔,固定钦板的两端板体上的固定孔为椭圆形,固定钦板的中部板体上的固定孔为低切迹椭圆形,所述固定螺钉穿过所述固定孔将固定钦板固定于骨质上。该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器能够一定程度上的解决了骼腹股沟入路髓臼方形区骨折治疗的问题,但是其在安装时不易操作,难以定位,同时骨折线的闭合效果还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髋臼方形区骨折治疗用的钛板,既能够准确固定安装在骨折区域,又能牢固固定髋臼方形区位置的骨折区,有利于骨折线的闭合。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髋臼方形区动力加压钛板包括耻骨端固定部,髋臼方形区固定部和骼骨端固定部;所述加压钛板为一体的异状曲面板,以髋臼方形区固定部所在的板面部位为参照,耻骨端固定部所在的板面部位向上且向前扭曲,并具有符合髋臼相应部位生理曲面的弧度,骼骨端固定部所在的板面部位也向上且向前扭曲,并具有符合髋臼相应部位生理曲面的弧度。
所述的髋臼方形区动力加压钛板的耻骨端固定部具有耻骨端固定螺钉孔,数量为4至6个。
所述的髋臼方形区动力加压钛板的髋臼方形区固定部具有方形区螺钉孔,数量为4至6个,还具有1个一个腰圆形的滑动式螺钉孔和一个加压锁定孔。所述的腰圆形的滑动式螺钉孔,其尺寸为半圆部分的直径为3mm至5mm,长度为6mm至10mm。
所述的加压锁定孔,其直径为3mm至5mm。
所述的髋臼方形区动力加压钛板的骼骨端固定部具有骼骨端固定螺钉孔,数量为4至6个。
所述的髋臼方形区动力加压钛板的所有固定螺钉孔的直径为3mm至5mm。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加压钛板的腰圆形的滑动式螺钉孔的设置能够更好的调整加压钛板在对髋臼方形区相对应骨折线的位置,有利于加压钛板的固定。
(2)本实用新型的加压钛板的髋臼方形区固定部的加压锁定孔在和两端的耻骨端固定部和骼骨端固定部的配合下,一起对骨折区具有一个加压的效果,能够有利于骨折线的闭合。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髋臼方形区动力加压钛板的一种立体示意图。
图2 为从图1的下方观察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 为髋臼方形区动力加压钛板植入人体髋臼区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耻骨端固定部1,耻骨端固定螺钉孔11,髋臼方形区固定部2,方形区螺钉孔21,腰圆形的滑动式螺钉孔22,加压锁定孔23,骼骨端固定部3,骼骨端固定螺钉孔3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941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坐位接产用的产床和产床上的踏板
- 下一篇:一种含坐姿分娩的多体位产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