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用风扇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93496.1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9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徐时聪;樊美刚;高奂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耐士伦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63 | 分类号: | F04D29/063;F04D29/056;F01P5/0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冷却 风扇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用风扇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大客车后置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发动机冷却水箱设置在发动机的侧面,并采用吸风式风扇来对冷却水箱进行冷却降温。作为帮助冷却水箱散热的风扇,其动力是一般通过与其固连且能带动其转动的风扇驱动轮以及连接在风扇驱动轮与发动机曲轴轮之间的V带来获得。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047978.4;申请公布号:CN 103291649A】公开了一种汽车冷却用传动风扇轮,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固定支架,风扇轮以及风扇轮轴,固定支架上开设有圆弧形凹槽,凹槽中心处开设有注油孔,注油孔内设置有直通式压注油杯,风扇轮轴与固定支架连接处设置有单面密封轴承,所述的固定支架两侧各自设置有挡油内圈及与所述挡油内圈相配合的挡油外圈。
上述汽车冷却用传动风扇轮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加注润滑油对轴承进行维护,而维护时加注的新油脂通过直通式压注油杯进入两个轴承工作空腔后,油脂容易附着在工作空腔的内壁上以及传动轴的外周面上,导致油脂无法有效地到达两端的轴承沟道进行润滑;同时,在轴承做高速旋转运动时,由于离心力和轴承滚珠的碾压,导致油脂无法有效的在轴承沟道面和滚珠上进行润滑,造成两个轴承工作空腔内的油脂无法进入轴承的有效工作区域情况;因此,上述传动风扇轮的润滑效果较差,无法保证轴承的传动性能,从而影响风扇的散热性能;另外,上述汽车冷却用传动风扇轮在多次进行维护注油后,油脂会从挡油内圈和挡油外圈的间隙中排挤出来,由于没有疏导结构,被排挤出来油脂容易流到并附着在皮带轮或密封垫上,零件在做旋转工作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导致附着在零件上的油脂甩落到发动机舱其它位置,从而造成发动机舱被油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用风扇传动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油脂能够快速有效地到达轴承的沟道内进行润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用风扇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和注油道,所述传动轴外套设有支承套,所述支承套两端的内壁与传动轴之间分别装有轴承一和轴承二,所述轴承一的内端和轴承二的内端之间形成有工作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内设置有能够随传动轴一起转动的扇叶隔套,所述扇叶隔套将工作腔分隔成两个与注油道相通的储油腔,且所述扇叶隔套具有能够朝两侧储油腔产生推力的扇叶轮。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汽车发动机冷却用风扇传动装置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轴承一和轴承二之间的工作腔内设置扇叶隔套,扇叶隔套将工作腔分隔成两个储油腔,并通过扇叶隔套上的扇叶轮使得两个储油腔内的油脂能够被快速有效地推送到对应轴承一和轴承二的沟道内;具体来说,当本传动装置需要注油保养时,通过将油脂注入到注油道中,注油道会将油脂输送到与轴承一沟道相通的储油腔中以及输送到与轴承二沟道相通的储油腔中;由于扇叶隔套与支承套内壁之间的间隙极小,也就是说,两个储油腔相对独立;当扇叶隔套随着传动轴一起转动时,扇叶隔套上的扇叶轮会搅动两个储油腔内的油脂发生快速流动,而由于两个储油腔相对独立,使得工作腔内的油脂不容易发生紊流,保证两个储油腔内的油脂不会相互产生干扰而对油脂的推送造成影响,保证油脂能够有效地到达轴承的沟道中;同时,相对独立的储油腔设计,使得扇叶轮转动时能够与两端对应轴承之间更容易形成加压腔室,再配合扇叶轮转动产生的向轴承一和轴承二两个方向的推力,使得每个储油腔内的油脂均能够克服轴承本身产生的离心力而被快速甩入对应轴承的沟道内,从而使得油脂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到达轴承的沟道内进行润滑。
在上述的汽车发动机冷却用风扇传动装置中,所述扇叶轮呈环状且所述扇叶轮每端的端面上均一体成型有若干个沿扇叶轮周向布置的扇叶齿,所述扇叶齿的两侧具有推油面和导油斜面,所述推油面与支承套的内壁相对,所述导油斜面与对应轴承的内端面相对。推油面与支承套的内壁相对,使得推油面在相对支承套转动过程中能够推动储油腔内的油脂,使储油腔内的油脂处于流动的状态,而导油斜面相能够在转动过程中产生推力,且导油斜面与对应轴承的内端面相对,能够将油脂甩向对应的轴承沟道方向,因此,通过推油面和导油斜面的配合,从而使得油脂能够快速有效的进入轴承沟道中进行润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耐士伦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耐士伦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934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