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92811.9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6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赵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誉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16 | 分类号: | H01R13/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3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适用于正反插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2015年6月24日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第204424540号专利揭示的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多个导电端子及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壳体顶壁、壳体底壁及连接壳体顶壁与壳体底壁的两壳体侧壁,所述金属壳体还包括遮盖壳体顶壁的外顶壁、壳体侧壁的两外侧壁及自外侧壁底部向外侧水平延伸以固定在电路板上的固定片,所述外顶壁与壳体顶壁的后端一体相连,所述外顶壁覆盖所述壳体顶壁的后半部分。现有技术中,所述绝缘本体位于金属壳体所形成的空间内,使得金属壳体的长度可以较长以保证结构强度,但是较长的金属壳体会占据较多的空间不利于其他部件的设置,当金属壳体变短以令绝缘本体外露时,金属壳体的整体前度减弱,而外顶壁仅覆盖于壳体顶壁的后半部分,不能很好的起到加强金属壳体强度的作用,并且在进行多次插拔后极易造成外顶壁与壳体顶壁的脱离而影响后续的使用。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电连接器,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且易于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金属屏蔽片及套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外的主铁壳及副铁壳,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座及自基座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主铁壳包括上壁,所述副铁壳包括主体部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将所述上壁与所述主体部一体相连,所述副铁壳的主体部自所述连接部向前延伸至所述上壁的前端且与所述上壁的前端齐平。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副铁壳的主体部进一步包括自所述连接部向前延伸的第一主体部及自所述第一主体部向前延伸至所述上壁的前端且与所述上壁的前端齐平的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二主体部的横向宽度较所述第一主体部宽且具有一对位于所述主铁壳横向两侧的固定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第二主体部均点焊固定于所述主铁壳的上壁表面。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连接部自所述主铁壳的上壁后端的中间向上弯折,所述连接部的宽度小于所述上壁后端的宽度。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主铁壳进一步包括与所述上壁对应的下壁及连接所述上壁和下壁的两个侧壁,所述上壁、下壁和两个侧壁之间围设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舌板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另一部分向前延伸以突伸出所述收容空间外。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基座的前端设有固定槽,所述主铁壳进一步包括与所述上壁对应的下壁及连接所述上壁和下壁的两个侧壁,所述上壁和下壁均包括前挡部,所述前挡部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固定槽内且向后抵持于所述基座,另一部分向前露出于所述固定槽外。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基座的上端设有抵持槽,所述上壁进一步包括弹片,所述弹片的前端收容于所述抵持槽内且向前抵持于所述基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上壁包覆于所述基座的上端,所述上壁进一步包括位于两侧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向上弯折以向上抵持于所述基座的下端。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上端座、下端座及与所述上端座和下端座一体射出成型而形成的绝缘件,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包括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所述上排端子固持于所述上端座内,所述下排端子固持于所述下端座内,所述金属屏蔽片位于所述上端座和下端座之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下端座进一步包括钩部,所述钩部位于所述下端座的前端和后端两侧,所述钩部钩持于所述上端座以令所述下端座固定于所述上端座的下方。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的端子数量相同且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中轴中心对称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副铁壳的主体部的前端与所述主铁壳的上壁前端平齐以可以更多的覆盖所述主铁壳上方的绝大部分,从而有效增强所述主铁壳的强度以弥补所述主铁壳长度变短导致主铁壳强度减弱的情况,还可以增强所述副铁壳与主铁壳之间固定强度,在所述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插拔时,防止所述主铁壳受力而与副铁壳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图1自另一方向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自另一方向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移除主铁壳和副铁壳后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5自另一方向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誉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誉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928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