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支箱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92420.7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9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榕;袁洲;陈敬禧;邹广达;张荣富;陈韦列;叶盛熙;翟日泉;钟月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G3/08 | 分类号: | H02G3/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陈思泽 |
地址: | 52300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支箱。
背景技术
随着配电网电缆化进程的发展,当容量不大的独立负荷分布较集中时,可使用电缆分支箱进行电缆多分支的连接。一般电缆多从电缆沟内连入分支箱中,由于人员密集地区的电缆沟内常存在沼气或油烟废气,沼气或油烟废气可由电缆沟进入分支箱内并聚集,会腐蚀分支箱,缩短分支箱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分支箱。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支箱,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安装腔室,所述箱体的侧板上设有流通口;及;
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设于所述侧板的外侧,且盖设于所述流通口,所述第一防护板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第一防护板上与所述流通口相对应处设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安装腔室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分支箱还包括与所述流通口匹配的第二防护板,所述第二防护板设于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内侧,所述第二防护板位于所述流通口处,所述第二防护板为网状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板上与所述通气孔相对应处设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用于防止液体进入通气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气孔为条形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气孔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防水板的一端设 于所述通气孔的上侧边缘处,所述防水板的另一端向所述通气孔的外侧延伸设置,所述防水板在所述第一防护板上的投影覆盖所述通气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水板包括弧形部及与弧形部的一端连接的平面部,所述弧形部的另一端设于所述通气孔的上侧边缘处,所述平面部与所述通气孔相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通气孔由上到下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护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相对的两个侧板上均设有所述流通口,所述第一防护板的数量与所述流通口的数量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板的外边缘与所述侧板的外表面焊接,所述第一防护板与所述第二防护板焊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板和/或所述第二防护板为不锈钢板件。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上述分支箱,在箱体的侧板上设置流通口,再将第一防护板设置于侧板的外侧,且盖设于流通口。第一防护板上与流通口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多个通气孔,通气孔与箱体内的安装腔室连通,使箱体内的安装腔室与箱体外部形成空气对流。上述分支箱可减少安装腔室内的沼气或油烟废气,同时降低箱体内的温度及湿度,防止分支箱的箱体受到腐蚀,此外第一防护板也可防止雨水等异物通过流通口进入分支箱内,延长了分支箱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分支箱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防护板的正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箱体,110、安装腔室,120、侧板,130、流通口,200、第一防护板,210、通气孔,220、防水板,221、弧形部,222、平面部,300、第二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924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