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线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91210.6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2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徐磊;许晓彬;彭轶凡;江逸轩;陆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B66C23/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线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建筑行业,塔吊应用较为普遍,尤其是随着建筑设计的规模和体量在不断的提高,建筑施工对物质运输效率的要求也随之节节攀升。因此,塔吊在工地上使用越来越普遍。塔吊作为高空作业的一种设备类型,其用电安全备受关注。塔吊使用的电缆线如果与塔吊自身固定不稳,一旦处于长时间的自由悬挂状态,很容易与塔吊标准节发生摩擦,造成电缆线被刮破,进而引发塔吊出现带电的情况,容易造成触电事故的发生。
一般地,塔吊电缆线的固定方式为:在塔吊的标准节上,借助方钢,将将方钢水平放置并焊接于标准节上。同时使用绝缘瓷瓶,将电缆线捆扎在瓷瓶上,进而实现电缆线的固定。
然而,瓷瓶表面比较光滑很难捆扎牢固,并且在长时间的风吹日晒下,扎带容易出现老化崩断。并且,焊接的方式会对塔吊钢结构产生破坏,对塔吊自身承重能力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固定稳定且不会破坏塔吊钢结构的电缆线固定装置。
一种电缆线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外夹板;
第二外夹板,与所述第一外夹板相对设置;
第一内夹板和第二内夹板,所述第一内夹板和所述第二内夹板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外夹板与所述第二外夹板之间,所述第一内夹板靠近所述第二内夹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内夹板靠近所述第一内夹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对应于所述第一凹槽;
悬挂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夹板上并与所述第一外夹板连接;
固定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外夹板、所述第一内夹板、所述第二内夹板和所述第二外夹板,所述第一外夹板和所述第二外夹板通过所述固定件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夹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内夹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数量与所述第二凹槽的数量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为半圆形,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外夹板、所述第一内夹板、所述第二内夹板和所述第二外夹板并伸出所述第二外夹板与所述螺母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挂部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悬挂部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夹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悬挂部、所述第一外夹板、所述第一内夹板、所述第二内夹板和所述第二外夹板并伸出所述第二外夹板与所述螺母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夹板和所述第二外夹板的高度与所述第一内夹板和所述第二内夹板的高度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夹板和所述第二外夹板的长度与所述第一内夹板和所述第二内夹板的长度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夹板、所述第二外夹板、所述悬挂部和所述固定件的表面涂覆有防锈层。
上述电缆线固定装置在安装时,将电缆线穿过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形成的槽孔中,通过固定件将第一外夹板、第一内夹板、第二内夹板和第一外夹板固定起来,再通过悬挂部将整个装置挂在塔吊的标准节上即可完成电缆线的竖向固定。采用上述电缆线固定装置固定电缆线,电缆线固定稳定,不易脱落,并且整个装置挂设于标准节上,无需焊接,不会破坏塔吊的钢结构,进而保证塔吊的自身承重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电缆线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912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