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智能终端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90983.2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7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董楚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楚瑜 |
主分类号: | H04M1/04 | 分类号: | H04M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7 | 代理人: | 魏宏雄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智能 终端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支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智能终端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网络和手机智能化的发展,网络直播这种娱乐方式逐渐兴起,使用手机拍摄发生在自己或身边的趣闻轶事,已经成为时下许多年轻人的爱好,手机也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长时间手持手机或者使用伸缩自拍杆支撑手机拍摄,容易出现手臂酸痛,为了手部舒适性,手持时高度相对较低,这样又会造成拍摄的角度偏低或范围受限,而现有手机支架又无法适应无台面和随走随拍的情况下使用,同时,也无法释放双手,让手机拍摄和双手同时工作互不耽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智能终端支架,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手机支架无法同时满足手机随走随拍和释放用户双手的要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智能终端支架,包括用于悬挂于颈部的可调节尺寸的悬挂部,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移动智能终端并与所述移动智能终端形成定位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悬挂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悬挂部包括可调节内径尺寸的颈环,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颈环的中段部。
进一步地,所述颈环为发生形变后可自动恢复原来状态的弹性构件,且所述颈环相异于所述固定部的一侧设有一缺口。
进一步地,所述颈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的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半环的第三端部分别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半环的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二半环的第四端部能够相对伸缩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半环之间以及所述第四端部与所述第一半环之间通过卡扣卡固。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包括内置中空的固定框架,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框架内并阻尼铰接于所述固定框架开口端的终端固定件,所述终端固定件能够呈360°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固定件通过磁性件或真空吸盘与所述移动智能终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框架、所述第一半环和所述第二半环均为塑胶件,且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三端部均与所述固定框架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三端部分别与所述固定框架之间的夹角大于120°且小于180°。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固定件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终端固定件长度的伸缩装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移动智能终端支架,由于移动智能终端与固定部固定连接后,通过悬挂部悬挂在人体的颈部上,因此既固定了移动智能终端又避免了使用双手握持,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机支架无法同时满足手机随走随拍和释放用户双手的要求的问题,使得移动智能终端支架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提高了用户舒适度,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智能终端支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智能终端支架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智能终端支架的右视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智能终端支架中固定件调整角度的示意图。
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1—悬挂部、2—固定部、11—颈环、12—卡扣、21—终端固定件、22—固定框架、111—第一半环、112—第二半环、220—开口端、R—夹角、1111—第一端部、1112—第二端部、1121—第三端部、1122—第四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它可能通过第三部件间接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它可能通过第三部件间接连接于另一个元件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楚瑜,未经董楚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909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电力监测机柜
- 下一篇:一种数据中心机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