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超声检查的耦合剂密封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7857.1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0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啸;丁冬平;成照宇;侯居斌;李瑞霞;周礼峰;乐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22 | 分类号: | G01N29/22;G01N29/28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11007 | 代理人: | 丁慧睿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控制棒 驱动 机构 超声 检查 耦合 密封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密封收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超声检查的耦合剂密封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核电站中设备众多,焊缝的形式也不尽相同;控制棒驱动机构是一回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上存在多条异形密封环焊缝,需通过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的方式对其进行老化管理。对控制棒驱动机构密封焊缝的检查是从外壁安装设备进行,超声探头需要浸没在耦合剂中,故需要在检查的过程中对耦合剂进行有效的密封,在检查完成后对耦合剂进行有效的收集;否则耦合剂会顺着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外壁向下流淌,破坏下方的电气元器件。
目前对于控制一棒驱动机构的密封焊缝超声检查,均采用气囊抱紧密封方式,但气囊充气后,因气囊的膨胀、收缩,使得气囊与壳体的连接处存在漏气问题,进而使得气囊密封不严,耦合剂缓慢外流的情况;同时,在检查完成后,因耦合剂无法完全排空,当松开气囊拆卸设备时,会有部分耦合剂沿着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外壁向下流淌;所以需要进行相应的设计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超声检查的耦合剂密封收集装置,安装于控制棒驱动机构外壁进行工作时,能够对耦合剂进行有效密封、收集,保证超声探头的耦合效果,同时避免耦合剂对电站的电气元件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超声检查的耦合剂密封收集装置,包括壳体、耦合剂进出口接头、气囊充气接头、O型密封圈、气囊上压板、气囊、气囊下压板、气囊连接块、气囊螺钉;
壳体整体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包括侧壁和中心开有通孔的底部;底部上表面为中间高四周低的斜坡形,耦合剂在重力的作用下由高处流向低处,底部下表面为中间高的台阶形,与气囊连接块形成密封连接;
壳体侧壁底部设有通孔,安装有耦合剂进出口接头,耦合剂进出口接头将耦合剂灌入和排出壳体;
气囊连接块整体为环形结构,固定安装在壳体底部中心通孔内侧,气囊连接块与壳体的接触面为台阶形,在气囊连接块的水平接触面上设有环形凹槽,凹槽中安装有O型密封圈,壳体、O型密封圈、气囊连接块通过螺钉压紧,形成静密封结构;
气囊连接块内侧安装有气囊,气囊螺钉将气囊上压板、气囊、气囊下压板与气囊连接块压紧;
气囊充气接头安装在气囊连接块上,对气囊进行充气;当气囊充气膨胀时,气囊与控制棒驱动机构形成锁紧和密封。
所述壳体底部对应耦合剂进出口接头位置设有圆形凹槽,耦合剂进出口接头与圆形凹槽连通,圆形凹槽内部为壳体底部的最低处。
所述气囊上压板下表面设有两圈上压板环形凸起,气囊下压板上表面对应设有两圈下压板环形凸起,气囊螺钉固定安装在两圈凸起之间;上压板凸起和下压板凸起嵌入气囊,气囊产生形变,形成双层环形密封结构。
所述气囊的内孔直径略大于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外壁直径。
所述气囊螺钉沿周向均匀分布,从上下两个方向分别固定气囊上压板和气囊下压板。
所述气囊螺钉从上下两个方向进行错位安装。
所述气囊螺钉从上下两个方向分别安装了12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与控制棒驱动机构外壁之间形成一个密封的腔体,存储耦合剂,便于超声探头耦合;在检查完成后,对耦合剂进行有效收集,避免在设备拆卸过程中有残余耦合剂流出进而对控制棒驱动机构下方的电气元件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气囊气密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耦合剂密封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处于耦合剂排空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耦合剂进出口接头,3-气囊充气接头,4-O型密封圈,5-气囊上压板,6-气囊,7-气囊下压板,8-气囊连接块,9-气囊螺钉,10-控制棒驱动机构,11-耦合剂,51-上压板环形凸起,71-下压板环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超声检查的耦合剂密封收集装置,包括壳体1、耦合剂进出口接头2、气囊充气接头3、O型密封圈4、气囊上压板5、气囊6、气囊下压板7、气囊连接块8、气囊螺钉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中核武汉核电运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78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送带的磨损监测系统
- 下一篇:散装材料传送带刮刀和形成所述刮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