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卡车车厢自动平盖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6430.X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6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廖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勇达行汽车配件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7/02 | 分类号: | B60P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9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皮 卡车 车厢 自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皮卡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皮卡车车厢自动平盖。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皮卡车是一种带有轿车车头驾驶室,同时带有敞开式货箱的车型,皮卡车凭借其美观的外形、轿车般的舒适性、强劲的动力、低廉的价格以及即可载人又可载货的实用性,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是,皮卡车的货箱是敞开式的,因此,货箱里的物品容易遭受日晒雨淋,这些缺点影响了皮卡车的推广和使用,而现有的车厢盖体使得皮卡车承载量变小,且内部变得黑暗、透气性不好,使用很不方便,如果加装一些特制的车厢盖体则会使得皮卡车看起来体积臃肿,所以需要一种皮卡车车厢自动平盖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皮卡车车厢自动平盖,尤其适合皮卡车车厢使用,平盖能够自动升起降落,实现对皮卡车车厢的遮盖保证货箱中的货物不被日晒雨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皮卡车车厢自动平盖,包括平盖、支座杆、前基座、前升降杆、后基座、后升降杆、前连接件、后连接件、前液压缸和后液压缸,支座杆固定安装在车厢内侧壁顶端,前基座固定安装在支座杆靠近驾驶室的一端,前升降杆末端通过转轴固定安装在前基座上,前升降杆前端通过转轴固定安装在前连接件上,后基座固定安装在支座杆靠近车尾的一端,后升降杆末端固定安装在后基座上,后升降杆前端通过转轴固定安装在后连接件上,前连接件与后连接件对称安装在平盖的前后端,前液压缸活塞与前升降杆末端连接,后液压缸活塞与后升降杆连接,所述前升降杆包括第一前支撑杆和第二前支撑杆,所述第二前支撑杆一端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一前支撑杆连接,所述后升降杆包括第一后支撑杆和第二后支撑杆,所述第二后支撑杆末端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一后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二前支撑杆上设有前横梁,所述第二后支撑杆上设有后横梁。
其中,第一前支撑杆末端通过转轴固定安装在前基座上,第二前支撑杆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前连接件连接,第一前支撑杆末端与前液压缸活塞连接。后升降杆包括伸缩杆,第一后支撑杆固定安装在后基座上,第二后支撑杆前端通过转轴与后连接件连接,第一后支撑杆包括主杆和副杆,主杆为L型,副杆固定安装在主杆上,主杆和副杆设有对应的通孔,伸缩杆穿过通孔一端与第二后支撑杆连接,伸缩杆另一端与后液压缸活塞杆连接。
进一步的,支座杆数量为两个,安装在车厢两侧壁上,前基座和后基座数量均为两个,均对称安装在两个支座杆上。前升降杆和后升降杆数量均为两个。
进一步的,前横梁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前支撑杆连接,后横梁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后支撑杆连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更加方便,结构简单,维修方便,能够自动进行升降,省时省力,节省空间,对皮卡车车厢进行遮盖,保证车厢中的货物不被日晒雨淋,拆卸方便,运行可靠,采用液压结构,平盖能够可靠的进行升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平盖 2、第二前支撑杆3、第一前支撑杆
4、前基座 5、支座杆6、第一后支撑杆
7、后基座 8、伸缩杆9、第二后支撑杆
10、前横梁11、后横梁 12、前连接件
13、后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卡车车厢自动平盖,包括平盖 1、支座杆5、前基座4、前升降杆、后基座7、后升降杆、前连接件12、后连接件13、前液压缸和后液压缸,支座杆5固定安装在车厢内侧壁顶端,前基座4固定安装在支座杆5靠近驾驶室的一端,前升降杆末端通过转轴固定安装在前基座4上,前升降杆前端通过转轴固定安装在前连接件12上,后基座7固定安装在支座杆5靠近车尾的一端,后升降杆末端固定安装在后基座7上,后升降杆前端通过转轴固定安装在后连接件13上,前连接件12与后连接件13对称安装在平盖1的前后端,前液压缸活塞与前升降杆末端连接,后液压缸活塞与后升降杆连接。前液压缸和后液压缸分别通过导线与皮卡车内的蓄电池连接,控制前液压缸和后液压缸活塞杆的伸缩,进而控制前升降杆和后升降杆的升降,实现平盖1升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勇达行汽车配件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勇达行汽车配件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64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