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6188.6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7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维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引流管。
背景技术
在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将体内某些部位淤积或即将淤积的液体或气体引流出体外,才能达到愈合的目的,因此,引流管在外科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临床发现,引流管在体内留置过久或者长久不动的话,容易出现引流管堵塞,从而影响患者顺利康复,同时,为了固定引流管,会采用缝合的方式对其进行固定,导致引流管难以活动,难以解决久置易堵的问题;另一方面,现有的引流管不具备术后冲洗功能,当渗液过多或腹腔局部感染时,有时会需要穿刺置管来进行清洗,不仅需要格外的设备,而且增加患者痛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堵塞、具有冲洗功能、促进患者伤口愈合的新型引流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所述引流管本体包括内壁、外壁、由内壁和外壁组成的引流腔、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内壁上垂直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交替设置,将所述引流腔分隔成S型,所述导流板上端的引流管本体上设置引流孔,所述引流孔贯穿所述外壁和内壁,所述外壁上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位于靠近所述出口端处的引流孔的下端,沿着所述内壁向出口端方向设置有气囊通道,所述气囊通道的一端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气囊通道的另一端与气囊阀连通,所述气囊靠近进口端的端面上活动设置有聚乳酸薄膜,所述聚乳酸薄膜通过镁合金细丝固定在所述气囊阀上,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设置有冲洗通道,所述冲洗通道出口穿过所述外壁。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的个数不少于4个。
进一步地,所述引流孔直径在5mm-7mm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充气后呈凸起状,包裹在所述导流管本体的周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内壁上垂直设置导流板,导流板将导流腔分隔形成S型,S型引流腔能够使引流液在腔体内形成错流运动,使引流液具有一定流动势能,对内壁具有一定的冲刷作用,能够有效防止引流腔被堵塞;
2、在内壁和外壁之间设置冲洗通道,冲洗通道出口穿过外壁,设置在内外壁之间,有效利用引流管,减小引流管体积,具有轻便、便携的特点,而且不需要增加格外冲洗管,使能够将冲洗液很好的导入到体内,不需要其他格外设备或手术,冲洗方便、冲洗效果好;
3、利用气囊的膨胀,对引流管起到固定和支撑作用,不需要缝合,减轻了患者痛苦,而且方便拔出;
4、在气囊上设置聚乳酸薄膜,聚乳酸薄膜通过镁合金细丝固定,引流管安装时,聚乳酸薄膜通过气囊的膨胀作用不会与网膜和软组织接触,当需要拔出引流管时,剪短镁合金细丝,将聚乳酸薄膜留在体内,有利于促进患者伤口愈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引流管本体;2-内壁;3-外壁;4-引流腔;5-进口端;6-出口端;7-导流板;8-引流孔;9-气囊;10-气囊通道;11-气囊阀;12-聚乳酸薄膜;13-镁合金细丝;14-冲洗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维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维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61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