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燃波转子数据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5953.2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8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李建中;巩二磊;张开晨;陈坚;李文杰;胡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C3/14 | 分类号: | F02C3/14;G01D21/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燃 转子 数据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内燃波转子数据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内燃波转子作为一种新概念燃烧动力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热力学循环效率高的特点,成为目前国内外航空发动机领域的研究热点。如专利“基于非定常燃烧具有增压功能的内燃波转子及工作方法”,专利号ZL201310018405.3提出了一种具有24个转子通道的内燃波转子装置;专利“Wave rotor detonation engine”,专利号US 6460342 B1提出了一种具有4端口44个转子通道的波转子装置。典型的内燃波转子一般由进气端口、波转子通道、排气端口以及两侧密封盘组成。内燃波转子工作时,波转子通道处于高速旋转的状态。这一特点使得对于内燃波转子通道内燃烧过程的研究变得很困难。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对波转子通道内燃烧过程的数据采集。传统的数据采集系统,传感器直接与导线相连,若直接应用于旋转的内燃波转子通道上,会出现导线缠绞、无法应用的缺点。
目前,针对内燃波转子通道内燃烧过程的研究主要是采用一种简化内燃波转子装置。固定波转子通道,电机驱动内燃波转子进、排气端板旋转的简化内燃波转子实验装置。这一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对旋转通道内燃波转子燃烧过程的数据采集。对于旋转部件的数据采集,专利“无线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专利号CN201420862909.3就提出了一种无线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数据采样、无线发射接收模块、数据处理三部分构成。能够有效的应用于旋转部件。但是,该套数据采集系统成本较高,且内燃波转子的旋转采用电机驱动的方式,电机的旋转会产生很强的干扰信号,影响到无线信号的发射和接收。为解决对波转子通道内燃烧过程的数据采集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内燃波转子数据采集装置,可以经济、有效的实现对内燃波转子通道的数据采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内燃波转子数据采集装置,能够经济、有效的实现对高速旋转的波转子通道燃烧过程的数据采集。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燃波转子数据采集装置,包括支架、电刷导轨、电刷、传感器、传感器底座和数据采集卡,其中,若干传感器底座安装在内燃波转子通道测点处,每个传感器底座上安装有传感器,每个传感器上安装有电刷;电刷导轨与内燃波转子排气端板和内燃波转子进气端板端板连接,电刷与电刷导轨滑动接触,传感器数据通过电刷、电刷导轨以及导线传送至数据采集卡,数据采集卡连接至计算机。
其中,所述的传感器底座垂直安装于内燃波转子通道测点处。
其中,所述的电刷与电刷导轨采用贵金属簇刷式多点接触,在极低的摩擦力下保证接触可靠。
其中,所述的电刷导轨由四个四分之一的圆弧连接而成,具有拆装方便的特点,电刷导轨的卡槽部分为绝缘材料,导电片部分为导电金属片。
其中,所述的连接支架两端分别安装在内燃波转子排气端板和内燃波转子进气端板上,使得安装结构紧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内燃波转子数据采集方法,在电机的驱动下,波转子通道处于高速旋转状态,安装在波转子通道上的传感器底座也一起旋转,传感器底座上的传感器和电刷也处于高速旋转状态,电刷导轨通过连接支架固定在静止的内燃波转子排气端板和进气端板上,电刷与电刷导轨处于高速相对运动,传感器的信号经由电刷、电刷导轨通过导线传送至数据采集卡,然后传送至计算机,完成对旋转波转子通道燃烧过程数据的采集。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电刷与电刷导轨滑动接触,传感器布置在电刷上,导线布置在静止的电刷导轨上,传感器的信号经由电刷、电刷导轨通过导线传出。由于传感器安装在处于高速旋转的波转子通道上,采用电刷与电刷导轨滑动接触,这就避免了导线直接连接传感器而出现随传感器一起运动导致导线缠绞的缺点。
2、电刷导轨通过连接支架固定内燃波转子进、排气端板上,电刷导轨由四个四分之一的圆弧连接而成,具有结构紧凑、安装方便的特点。
3、采用电刷与电刷导轨使得传感器的安装和布线简单可靠。同时本实用新型造价成本低。能够经济、有效的实现对高速旋转的波转子通道燃烧过程的数据采集,也可以推广应用至旋转的航空动力装置的数据采集,如:直升机旋翼数据采集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连接支架与内燃波转子进、排气端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传感器、电刷、电刷导轨以及连接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电刷导轨与连接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59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