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湿度控制仪表面板导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5895.3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3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章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汇邦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湿度 控制 仪表 面板 导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仪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是关于一种温湿度控制仪表面板导线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温控器,是一款用于自动控制温度的仪器,在工业、农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许多应用设备中都会用到温度控制仪。
智能温度控制仪是以计算机芯片作为主控单元,采用多重数字滤波电路、干扰自动恢复、PID控制及自整定,具有测量精度高、控温准确稳定、抗干扰能力强、操作简单的特点。
现有的温度控制仪发生故障时,需要将温控仪全部拆检开,但仪表内的走线比较复杂,经常容易理不清头绪导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维修,造成了很大不便,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亟待一种温湿度控制仪表面板导线装置,使用方便,便于维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申请人经过多次实践改进,设计了一种温湿度控制仪表面板导线装置,仪表内的走线形势一目了然,线束之间不会发生缠绕,操作简单,维修方便。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温湿度控制仪表面板导线装置,包括面板本体、导线束,所述面板本体与温湿度控制仪表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导线束自下而上地进入面板本体。所述面板本体上设置横向导线柱组和斜向导线柱组,所述横向导线柱组和斜向导线柱组由若干个并排组合的导线柱构成,所述导线束依次通过横向导线柱组和斜向导线柱组变为横向走线,并集中于集线管道,每两个相邻的导线柱之间只经过一条导线。
所述转轴上设置限位块。
所述面板本体的上方设置透明瞭望窗口。
所述导线束上设置横向固定条和纵向固定条,横向固定条和纵向固定条保证导线束并排通过,防止线束缠绕。
横向固定条和纵向固定条通过两端的铆钉固定在面板本体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温湿度控制仪表面板导线装置,采用横向导线柱和斜向导线柱对走线的方向进行限制,并且使用固定条保证线束都是一排通过,不会发生缠绕,避免了线束乱,难检修、难维护的仪表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温湿度控制仪表面板导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一个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温湿度控制仪表面板导线装置,包括面板本体1、导线束7,所述面板本体1与温湿度控制仪表之间通过转轴2活动连接,所述导线束7自下而上地进入面板本体1。所述面板本体1上设置横向导线柱组11和斜向导线柱组10,所述横向导线柱组11和斜向导线柱组10由若干个并排组合的导线柱构成,所述导线束7依次通过横向导线柱组11和斜向导线柱组10变为横向走线,并集中于集线管道3,每两个相邻的导线柱之间只经过一条导线。
所述转轴2上设置限位块4。
所述面板本体1的上方设置透明瞭望窗口。
所述导线束7上设置横向固定条9和纵向固定条8,横向固定条9和纵向固定条8保证导线束7并排通过,防止线束缠绕。
横向固定条9和纵向固定条8通过两端的铆钉固定在面板本体1上。
所述面板本体1上部设置弧形缺口5,方便启闭面板本体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汇邦仪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汇邦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58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火防砸的智能枪弹柜
- 下一篇:高弹性智能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