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驱车型变速器呼吸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5337.7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9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庞镇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7 | 分类号: | F16H57/0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504 | 代理人: | 宋林清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车 变速器 呼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四驱车型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驱车型变速器呼吸管。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器在长时间运行时,由于内部的变速器油温较高,导致自动变速器内部压力会变大。因此自动变速器自身往往会带通气口,来维持自动变速器内部的压力平衡。同理,在四驱SUV车型上匹配的分动器总成上也存在通气管。四驱SUV匹配的自动变速器动力总成结构通常如图1所示,其中1为发动机总成,2为柔性连接盘,3为自动变速器,4为连接壳体,5为分动器;发动机总成通过柔性连接盘与自动变速器连接,自动变速器的输出轴插入到分动器的输入轴内,外部通过连接壳体保护自动变速器输出轴。针对这种结构形式的SUV,通常只是在自动变速器和分动器上各自增加通气管。但是变速器输出轴插入分动器输入轴的结构空间内,在高速运转的工况下,同样需要平衡内部压力。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急需发明一种新的四驱车型变速器呼吸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驱车型变速器呼吸管,能够有效的解决变速器输出轴插入分动器输入轴的结构空间内,在高速运转的工况下,同样需要平衡内部压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下述方案:
一种四驱车型变速器呼吸管,包括与连接壳体连接的第一管体、第二管体、与自动变速器壳体连接的第三管体、与自动变速器补气口连接的第四管体以及第五管体,所述第一管体通过第一三通接头分别与所述第二管体和所述第五管体连接,所述第二管体通过第二三通接头分别与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连接,所述第四管体内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五管体内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五管体末端设有排气口。
优选地,所述第二管体外套装设有防磨护套。
优选地,所述第五管体外套装设有防磨护套。
优选地,所述管体为乙烯-丙烯酸胶管、高强度黄铜钢丝胶管中的任一。
优选地,所述防磨护套的材料采用不锈钢、高分子聚乙烯中的任一。
优选地,所述管体的抗爆压力大于等于0.5MPa。
优选地,所述单向阀的开启压力小于等于2.0KPa。
优选地,所述管体的密封压力大于等于300KPa。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体、所述第二管体和所述第五管体分别通过环箍与所述第一三通接头卡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管体、所述第三管体和所述第四管体分别通过环箍与所述第二三通接头卡接。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四驱车型变速器呼吸管,通过设置多段管体,增加了自动变速器输出轴与分动器输入轴之间的压力平衡的功能,有效解决了变速器输出轴插入分动器输入轴的结构空间内,在高速运转的工况下,同样需要平衡内部压力的问题;通过设置耐磨护套,有效延长了所述呼吸管的使用寿命,且总成结构简单,装配简单,容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四驱SUV匹配的自动变速器动力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四驱车型变速器呼吸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53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花箱护栏式围墙
- 下一篇:一种用于高炉炼铁生产线的减速机箱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