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子元件测试设备的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4476.8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7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沈金友;孔祥坚;何鉴森;欧绍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市众一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F16H2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邵穗娟,汤喜友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子元件 测试 设备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元件测试设备的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因而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在电子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也越来越多的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方式。电子元件生产出来以后,要经过一个检验的过程,对电子元件的各种性能进行测试,例如:物理性能,电气性能,环境性能等。
市场上通常采用单一测试头系统对电子元件进行检测,但是该单一测试头系统工作时,经常会遇到电子元件跑偏,定位不准确,测试不精确、不到位的现象;此外还存在检测电子元件的效率不高,检测不稳定,分档不准确,易损被测元件和测试针的严重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元件测试设备的传动装置,联动传动更加精确,使得上测针和下测针的定位更加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电子元件测试设备的传动装置,包括安装有下测针的第一传动机构、安装有上测针的第二传动机构、联动键、基板、固定板、动力设备和第三转轴,固定板固接于基板,固定板所在平面垂直于基板所在平面;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平行设置,均与固定板滑动连接;动力设备固接于第一传动机构底部,第三转轴固接于固定板,第三转轴位于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之间;联动键中部枢接于第三转轴,第一传动机构通过联动键与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优选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连接板、第一滑块、第一滑轨和第一底座,第一滑轨固接于固定板,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板固接于第一滑块,第一安装板固接于第一连接板端部,第一底座固接于第一安装板端部,第一底座用于安装下测针;
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板、第二连接块、第二滑块、第二滑轨和第二底座,第二滑轨固接于固定板,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第二连接块固接于第二滑块,第二安装板固接于第二连接块端部,第二底座固接于第二安装板端部,第二底座用于安装上测针。
优选地,联动键端部开设有凹槽,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转轴,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转轴,所述一凹槽与所述第一转轴滑动连接,所述另一凹槽与所述第二转轴滑动连接。
优选地,动力设备包括电机、凸轮、轴承座和从动轮,轴承座固接于第一传动机构底部,从动轮枢接于轴承座,电机输出端与凸轮传动连接,所述凸轮与从动轮滚动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设置安装有下测针的第一传动机构和安装有上测针的第二传动机构,第一传动机构通过联动键与第二传动机构传动连接,并在第一传动机构底部设置从动轮,通过动力设备向从动轮提供动力,从而驱动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沿固定板相互靠近滑动或相互远离滑动,即带动上测针和下测针实现结合和分离。本实用新型通过联动传动使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的运动同步性更强,使得上测针和下测针的定位更加准确,保证测试设备精确的测试结果,提高测试设备的测试效率和工作的稳定性。本装置用于测试电子元件,性能稳定可靠,测量精度高,速度快,易于操作和维护,是电子元件生产厂家理想的测试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从动轮与凸轮滑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从动轮;2、轴承座;3、第一安装板;4、基板;5、第一连接板;6、第一转轴;7、第一滑块;8、第一滑轨;9、联动键;10、第二滑块;11、第二滑轨;12、第二连接板;13、第二安装板;14、第二底座;15、上测针;16、第二转轴;17、下测针;18、第一底座;19、固定板;20、第三转轴;21、凹槽;22、凸轮;23、第一传动机构;24、第二传动机构;25、动力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市众一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肇庆市众一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44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分析系统
-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极片垫胶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