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液灌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4212.2 | 申请日: | 2016-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8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尹良红;云琛;云大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恩德氏医疗制品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36 | 分类号: | A61M1/36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灌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净化中血液灌流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血液灌流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血液净化疗法在临床上迅速崛起,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在我国迅速发展和普及。其中血液灌流是血液净化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目前,血液灌流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范畴已涉及肝病、皮肤病及免疫性疾病,而且对重症毒物、药物中毒有良好的疗效,并且亦可用于许多慢性顽固性和疑难性疾病的治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意识的增加,血液灌流器的需求量正在逐年增加。
血液灌流器用于血液净化的一次性使用医疗耗材,是采用全血灌流,经管道与血液灌流器串联,将血液引出体外循环血路中,进行吸附治疗。血液灌流器中放置了净化血液的吸附剂,在临床治疗时,血液流经罐体,吸附剂将血液中的有机毒素分子物质吸附,被净化后的血液再循回体内,吸附剂有效清除血液中的致病物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 101843932 B和授权公告号CN203060403 U都各自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的血液灌流器,它们在结构上几乎雷同,均由筒体和安装在筒体两端的端盖,筒体安装有吸附剂,滤网安装在筒体的两侧。他们都考虑到了滤网使用时的安全性,但侧重点在如何加强滤网与筒体的密封上。而且均没有考虑到全血灌流时,血流量是在血泵的驱动下进入灌流器,血压是会随着血流量而发生变化的,当血压达到250ml/min时,血压则高达350mmHg。如果血液灌流治疗时间相对较长,滤网则承受着所有来自血流的压力,此时滤网将被挤压甚至会出现破损,滤网孔则被撑大,吸附剂料材将被挤出滤网进入血液中,一旦这种吸附剂料材随着血液进入人体,将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而且上述现有专利均没有考虑,在灌流治疗过程中对吸附剂进行再生的问题,均没有设置对吸附剂再生液的进出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出一种血液灌流器。该血液灌流器在端盖与外部管路连接的接嘴口和进出再生液口均设有防护网塞,当血液经血路管道进入灌流器时,防护网塞起到缓冲作用,对设在筒体上的滤网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血液灌流器,包括筒体、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分别设置于筒体的两端,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滤网;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分别设置有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入口与第一出口相连通,所述筒体设有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与再生液的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均设置有防护网塞。
优选地,所述防护网塞的孔径为0.2~1mm,更为优选地,所述防护网塞的孔径为0.35mm。
上述滤网和筒体形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填充设置有吸附剂。
上述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上通过螺纹配合安装有密封帽盖。
上述滤网通过超声波焊接在筒体上,或者用上端盖和下端盖分别通过密封圈顶压滤网将其固定在筒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血液灌流器在临床治疗时通常使用常规血液透析管道,用血泵作为动力驱动,泵管为内径8mm,外径为12mm的泵管,循环管道则为内径为5mm,外径为7mm,我们测试当血流设定在250ml/min血流量时,血液在穿越0.2mm孔径的滤网时,其血路管中的压力会升高,在300-350mmHg之间波动,固定在灌流器两端的滤网将承受1.5KG-2.5KG的压力。因此,将滤网的孔径设定在0.35mm的理想值可有效地降低血流的压力。当血液经血路管道进入灌流器时,设在端盖上的防护网塞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对设在筒体上的滤网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另外,当滤网出现孔径被挤大甚至破裂时,被挤出简体的吸附材料将被阻栏在端盖的防护网塞处,无法溢出灌流器,有效拦截吸附剂随血液进入人体。
通常血流吸附治疗存在着吸附剂饱和的问题,目前均在治疗2小时之后就必须更换,无法进行对吸附剂材料进行再生使用,而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灌流器进行治疗时,采取交替使用的方式,可以实现治疗的同时,在吸附剂存放空腔进行清洗再生,再生后的吸附剂可再次交替治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双灌流器进行治疗时,采取交替使用的方式,可以实现治疗的同时,在吸附剂存放空腔进行清洗再生,无需更换吸附剂,使再生后的吸附剂可再次交替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恩德氏医疗制品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恩德氏医疗制品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42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奶器
- 下一篇:一种带有刻度标识的灌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