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线外表面温度的获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4182.5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8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石;葛苏鞍;葛永广;包江;孙彦峰;唐满红;赵立新;帕尔哈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3/00 | 分类号: | G01K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张永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线 外表 温度 获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化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线外表面温度的获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管线的保温是工业设备的重要工程问题。比如,新疆油田公司目前有注汽管线约800km,在油田稠油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同时,其产生的能耗问题十分巨大,稠油热采管线保温效果直接影响着原油的采收率和油田生产总能耗。管线的保温通常配置有保温层,无论是管线的内保温还是管线的外保温,保温效果的好坏都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
石油工业中使用大量稠油热采管道,这些稠油热采管道在运行过程中是不间断长周期地运行,一般的保温检测装置难以准确得出管线外表面的温度以及散热损失值。红外检测装置主要是在地面处手推式或其它机动方式来进行在役检测,目前红外热像仪用于测定工业锅炉表面散热损失,但是适用于工艺结构复杂机械,而且并未给出具体的计算散热损失的数学模型,也未提及外表面温度如何准确地获取。红外测温仪测量目标点的温度,不能涉及面的测量,导致管线外表面温度的获取准确性低。
针对现有技术中管线外表面温度获取的准确性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线外表面温度的获取装置,以至少解决管线外表面温度获取的准确性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测量装置,该管线外表面温度的获取装置包括:测量装置,与管线外表面相接触,用于测量管线外表面的测量温度和外部环境数据;采集装置,与测量装置相连接,用于在第一预设处理模型下根据测量温度和外部环境数据得到管线外表面的真实温度;承载车,用于承载测量装置和采集装置。
进一步地,该测量装置包括:红外热像仪,与采集装置相连接,用于测量管线外表面的预设截面上的测量温度。
进一步地,该外部环境数据包括管线外表面接收的太阳辐射热流量,测量装置包括:辐射热流传感器,与管线外表面接触,用于测量太阳辐射热流量。
进一步地,该外部环境数据包括管线外表面所处外部环境的温度,测量装置包括:第一表面温度计,设置在距离管线外表面的预设距离处,用于测量外部环境的温度。
进一步地,外部环境数据包括管线外表面所处外部环境的风速,该测量装置还包括:风速仪,设置在承载车上,用于测量管线外表面所处外部环境的风速。
进一步地,该采集装置还用于在第二预设处理模型下根据真实温度、外部环境的温度和外部环境的风速得到管线外表面的散热损失值。
进一步地,该采集装置包括:数据采集仪,与测量装置相连接,用于记录测量温度和外部环境数据。
进一步地,该采集装置还包括:计算机,与数据采集仪相连接,用于将测量温度和外部环境数据按照第一预设处理模型处理为真实温度。
进一步地,该承载车包括:支撑底座;伸缩拉杆架,与支撑底座相连接,用于移动支撑底座。
进一步地,该采集装置包括:第二表面温度计,与管线外表面接触,用于测量管线外表面的预设个数的目标点的真实温度。
进一步地,该第二表面温度计为表面温度传感器,表面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与目标点通过导热胶粘连。
通过本实用新型,采用测量装置,与管线外表面相接触,用于测量管线外表面的测量温度和外部环境数据;采集装置,与测量装置相连接,用于在第一预设处理模型下根据测量温度和外部环境数据得到管线外表面的真实温度;承载车,用于承载测量装置和采集装置,由于通过融入了外部环境数据的预设模型可以适应多种外部环境数据的变化以得到管线外表面的真实温度,解决了管线外表面温度获取的准确性低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管线外表面温度获取的准确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管线外表面温度的获取装置的示意图;以及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管线外表面温度的获取装置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支撑底座;2、伸缩拉杆架;3、红外热像仪;4、风速仪;5、表面温度计;6、工控计算机;7、数据采集仪;8、辐射热流传感器;9、保温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41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