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水沉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3698.8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5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国;罗宇星;柏先强;陈殷;王向东;伍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财信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黄书凯 |
地址: | 402460 重庆市荣昌***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沉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沉降结构。
背景技术
按污水处理程度不同,污水处理可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的固体污染物,主要采用截留、沉降、隔油等物理方法。二级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态的有机污染物质,多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生物学处理方法。
污水在经过一级处理以后,一般直接通过排污管排到污水沉降池中进行二次处理。随着污水的处理量加大,而现有的污水沉降池的处理能力有限,而且排污管内沉积的污泥或者杂质越来越多,因此经常导致排污管被污泥或者杂质堵塞,而污水处理效率也无法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缓解排污管被淤泥或者杂质堵塞的污水沉降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为:污水沉降结构,包括沿污水沉降池的周向设置的循环水渠,循环水渠包括基层和面层,循环水渠的侧壁上设置有污水流入通道,循环水渠的底部设置有污水管道;污水管道包括与循环水渠相连通的进水端和与污水沉淀池相连通的出水端,进水端高于出水端;污水管道的进水端设置有筛网;还包括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电机、搅拌轴,搅拌轴伸入排污管道的弯头处的内部,搅拌轴的一端连接有可在排污管道中旋转的搅拌叶片,搅拌轴的另一端与电机同轴连接。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和优点在于:在工作时,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通过污水流入通道先行流入到循环水渠内,然后污水中的污泥或者杂质会在筛网的阻隔下停留在循环水渠的底面,而污水则会在水压差的作用下,通过污水管道流入到污水沉降池内进行二次处理。搅拌叶片在排污管道中旋转时,则可以对污水进行分散作用,即防止污水中的沉淀物将排污管道堵塞。
由于经由以及处理的污水不会直接流入到污水沉降池内,而是经过了循环水渠的过滤,因此,流入污水管道内的污泥或杂质会被大量的减少,从而有效缓解了污水管道的堵塞;再者,循环水渠对污泥进行了过滤,而大量的污泥或者杂质可以通过循环水渠进行过滤和收集,因此也减轻了污水沉降池的工作负荷,从而也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率。
优选方案一: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污水管道的进水端的端口高于循环水渠的底面。上述设置不但可以使污泥或杂质均不能进入污水管道内,而且还能更加有效的防止污水管道被堵塞。
优选方案二:作为优化方案一的优选方案,筛网为网罩,网罩套装在污水管道的进水端的端口上。网罩易于安装、清洗和对其进行更换。
优选方案三:作为优化方案二的优选方案,污水管道为八根,八根污水管道沿循环水渠的周向均匀布置。八根污水管道不但流通污水的效率较高,而且使得排污不会间断。
优选方案四:作为基础方案、优化方案一至优化方案三中任一项的优选方案,污水管道的进水端上还活动铰接有止水帽。设置活动铰接的止水帽,方便工作人员对排污管道的流通通断根据需要进行控制和调节。
优化方案五:作为对优化方案四的进一步优化,污水管道内部还包括有分水机构,分水机构包括固定环、弹簧以及呈圆锥形的分水尖体,分水尖体包括尖顶部和环形底部,分水机构位于搅拌机构的上方;弹簧通过固定环固定在污水管道的侧壁上,分水尖体的环形底部与弹簧固定连接,且分水尖体的环形底部与污水管道的侧壁之间形成有间隙,分水尖体的尖顶部朝向止水帽。当污水通过分水机构时,分水尖体的尖顶部对污水进行导流,污水沿分水尖体的尖顶部向下流动并通过分水尖体的环形底部与污水管道之间所形成的间隙。这样,就可以进一步防止污水将污水管道堵塞,同时,还可以对搅拌叶片形成保护作用,防止污水中的杂质直接掉落至搅拌叶片上而损坏搅拌叶片。而弹簧做起的作用则是对污水中的杂质进行缓冲,同时利用弹簧的弹性势能消除污水中的杂质在掉落时产生的重力势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循环水渠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循环水渠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循环水渠1、污水沉降池2、污水管道3、止水帽4、网罩5、污水流入通道6、搅拌叶片7、搅拌轴8、电机9、基层11、面层12、固定环101、弹簧102、分水尖体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财信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财信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36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置触摸屏传感器测试治具
- 下一篇:一种台区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