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楼板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3561.2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7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思海;卜新星;邓明科;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五和土木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6 | 代理人: | 王彩花 |
地址: | 710068 陕西省西安市南二***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楼板 加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抗震与加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高层混凝土结构的楼板抗震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楼板是一种广泛用于建筑的结构构件。楼板在结构中,主要用于承受竖向的荷载。常见的楼板形式为预制空心楼板和现浇混凝土楼板。
预制空心楼板常见于老旧建筑中。在使用过程,预制板底常常因为板底混凝土开裂,造成板底钢筋锈蚀,影响到楼板安全性和正常使用性。或因建筑功能的改变,荷载的增加,楼板的承载力出现不足。预制楼板板缝之间的间隙未填实、楼面面层破坏等因素,常常出现漏水现象,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
建筑结构中,常采用商品混凝土来现浇楼板,尤其是多层和高层建筑。但在结构施工中,难免出现各种问题:1.施工方的偷工减料造成板底钢筋量不足;2、润泵砂浆未清理干净,造成砂浆混入板中,造成楼板承载力不足;3、建筑使用功能的改变,导致板上荷载增大,楼板承载力出现不足等情况。
常用的楼板加固技术有板底粘钢板加固,外粘纤维片材等方法。上述加固方法存在加固材料强度利用率不高,耐久性较差,加固成本较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楼板加固装置,从经济性和施工易行性出发,对楼板结构进行抗弯补强加固,以确保能够使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得到满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楼板加固装置,包括固定在楼板底面的钢筋网片,还包括L型拉筋,所述的L型拉筋的一端植入楼板底面中,L型拉筋的另一端连接在钢筋网片的结点处;
在楼板底板面开设有凹槽,在凹槽中填充高延性混凝土形成抗剪键,所述的凹槽的直径为20~40mm,凹槽的深度为20~30mm,所述的相邻凹槽的间距为300~1000mm;
所述的楼板底面和所有钢筋上均涂覆有高延性混凝土面层,所述的高延性混凝土面层(5)的厚度为20~50mm。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
所述的相邻L型拉筋的间距为600~1200mm,L型拉筋植入楼板底面(1)中的长度为50~80mm,L型拉筋的直径为6mm。
所述的钢筋网片中的钢筋直径为6~12mm,钢筋间距为200~6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加固装置采用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加固楼板,可利用具有较高抗拉强度、多裂缝开展特性以及高耐久性的高延性混凝土来提高楼板的抗弯承载力和整体性,增强楼板的防水性能,提高结构耐久性;利用高延性混凝土较高的韧性,直接制作圆形抗剪键,即提高了面层与原楼板共同工作的能力,有省去制作钢筋抗剪键工序,且抗剪键的材料与面层材料一致,可同时施工,简化了施工工序和缩短了工期。
(2)本实用新型加固的预制楼板具有良好的整体性,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本装置加固的楼板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可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提高既有楼板的承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仰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1-楼板底面,2-钢筋网片,3-L型拉筋,4-凹槽,5-高延性混凝土面层。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结合图1至图2,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楼板加固装置,待加固的楼板1截面尺寸为4200mm×4200mm,包括固定在楼板底面的钢筋网片2,钢筋网片2的结点处设有L型拉筋3,L型拉筋3植入楼板底面用于挂住钢筋网片防止下垂,植入深度为50mm,直径为6mm,相邻L型拉筋3的间距为900mm。
在楼板底板面1开设有凹槽4,在凹槽4中填充高延性混凝土形成抗剪键,凹槽4的直径为20mm,深度为20mm,相邻凹槽4的间距为600mm,在楼板底面、凹槽和所有钢筋上均涂覆有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厚度为35mm,高延性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为面层至楼板底面的厚度,不包括填充在凹槽中的混凝土(即抗剪键)的厚度。
两端植入混凝土梁(或剪力墙)的钢筋网片中的受力钢筋直径为8mm,双向的间距均为3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五和土木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五和土木工程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35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筋混凝土柱加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斗墙加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