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灯具内部的接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83110.9 | 申请日: | 2016-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29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邓国强;徐学武;农胜将 | 申请(专利权)人: | 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 地址: | 523565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灯具 内部 接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灯具内部的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使灯具的寿命更长且功能更多面,灯具内使用了越来越多的电子器件,因此如何将越来越多的电子器件连接起来,以使灯具的装配简化,且日后电子器件的更换和升级更加方便,就成了灯具行业需要关注的问题。然而现有的接线方式只考虑成本,灯具输入端和控制装置输出端均采用闭端端子进行接线,一旦要更换电子器件就得破坏闭端端子,重新剥掉线皮,使用新的闭端端子重新接线,非常不方便。同时由于线头太多,这种接线方式在灯具内部显得非常杂乱。另外,这种接线方式必然要求浪涌保护器的出线有一定的长度,由于电线本身存在一定的电阻和电感,过长的电线会影响浪涌保护器的性能,使浪涌进入灯具时浪涌保护器没有很好地吸收浪涌冲击能量,导致线路残压较高,灯具的保护性能变差,严重时会损坏灯具的控制装置和光源模组内的光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灯具内部接线方便、浪涌保护性能优良的灯具内部的接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灯具内部的接线结构,包括浪涌保护器A、控制装置、和光源模组,还包括浪涌保护器B和第一单芯对插式连接器,浪涌保护器A通过电线可拆卸地电连接控制装置输入端,控制装置输出端通过电线可拆卸地电连接浪涌保护器B输入端,浪涌保护器B输出端通过第一单芯对插式连接器可拆卸地电连接光源模组,浪涌保护器A和浪涌保护器B内部均带浪涌吸收模块和多位接线端子,每个浪涌吸收模块中的各一个引脚分别与多位接线端子的至少一个接线孔位电连接,多位接线端子的每一个接线孔位至多与接往其所在浪涌保护器的一根外来电线连接。
其中,所述光源模组有多个,多个光源模组分别通过第二单芯对插式连接器串接成光源支路,光源支路通过第一单芯对插式连接器与浪涌保护器B并联。
其中,所述多位接线端子包括欧式接线端子、弹簧式接线端子、栅栏式接线端子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所述浪涌吸收模块包括压敏电阻、气体放电管、保险丝、NTC、电感、TVS管、无极性电容中的任意一种。
其中,所述浪涌保护器A和浪涌保护器B均设有接地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浪涌保护器A和浪涌保护器B内均设置多位接线端子,每个浪涌吸收模块中的各一个引脚分别与多位接线端子的至少一个接线孔位电连接,在更换电子器件时直接打开接线端子将电线取出/插入,使灯具的装配简化,电子器件的更换和升级更加方便,且多位接线端子的每一个接线孔位至多与接往其所在浪涌保护器的一根外来电线连接,以避免两根或两根以上的电线共用接线端子的一个接线孔位时导致电线会容易脱落的问题;同时利用第一单芯对插式连接器来电连接光源模组,使得光源模组可拆卸,更换或增减光源模组更加方便,并且增设多浪涌保护器B来吸收控制装置的耦合浪涌,浪涌保护性能优良。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31——第一单芯对插式连接器;32——第二单芯对插式连接器;4——控制装置; 5——光源模组;6——多位接线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31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拉止挡和压止挡的减振器
- 下一篇:防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