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2713.7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82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伟;张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85/02 | 分类号: | H01H85/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吕元辉 |
地址: | 350301 福建省福州市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熔断器脱扣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脱扣装置不仅装配零件多、装配工序多、装配工时长,而且易出现漏油、渗油、配合螺母松动脱落等现象,从而影响产品的可靠性。为了解决传统脱扣装置存在的问题,需要一种结构新颖、装配零件少、装配效率高,且工作可靠、动作灵敏、绝缘强度高的熔断器脱扣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脱扣装置,解决现有脱扣装置的装配零件多,容易出现漏油渗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脱扣装置,包括顶针、顶针套筒,所述顶针套筒包括外套筒及其围成的内部空间,其中顶针包括顶针柱和顶针外层,所述顶针外层为柱面,所述顶针外层与顶针柱同轴设置在外套筒内,顶针可以相对于顶针套筒轴向运动,顶针外层与外套筒之间留有空隙。
具体地,所述顶针套筒还包括套筒内层,所述套筒内层为圆柱面,所述套筒内层在内部空间与顶针外层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用于封闭内部空间。
具体地,还包括挡圈,所述挡圈用设置于顶针套筒外。
优选地,还包括卡槽,所述卡槽设置于顶针套筒尾部,所述卡槽用于防止导电极固定螺母脱落。
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顶针柱外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结构新颖、安装方便、可以很快的实现快速安装。在不改变绝缘安全可靠性的同时,无需添加绝缘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新型脱扣装置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密封圈;
2、上盖板;
3、顶针;
4、顶针套筒;
5、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脱扣装置剖面图,包括顶针3、顶针套筒4,所述顶针套筒4包括外套筒及其围成的内部空间,其中顶针包括顶针柱和顶针外层,所述顶针外层为柱面,如图1所示,顶针外层可以为多个圆柱面,顶针外层与顶针柱连接,所述顶针外层与顶针柱同轴设置在外套筒内,顶针可以相对于顶针套筒轴向运动,顶针外层与外套筒之间留有空隙。在具体的实施例中,顶针3与顶针套筒4,顶针3与顶针套筒4能够相对活动,达到熔断器脱扣装置顶出的效果,通过顶针外层的多层结构增大了爬电距离,在无需添加绝缘油的情况下增强脱扣装置的绝缘性,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不添加绝缘油的情况下增强脱扣装置的绝缘效果。
在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顶针套筒还包括套筒内层,所述套筒内层为圆柱面,所述套筒内层在内部空间与顶针外层交错设置。套筒内层与顶针外层交错设置,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尼龙材料由于应力收缩所产生形变量,同时可节约材料,而且可大大增加爬电距离,无需添加任何绝缘油就可达到产品的绝缘要求。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上盖板2,所述上盖板用于封闭内部空间。上盖板提高了内部的封闭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挡圈5,所述挡圈用设置于顶针套筒外。其中顶针套筒4尾部螺纹处设有卡槽,述卡槽设置于顶针套筒尾部,所述卡槽用于防止导电极固定螺母脱落。本装置安装于熔断器把手后,旋上固定螺母,再卡上挡圈5,可防止固定螺母脱落。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顶针柱外周。所述密封圈设置为与上盖板同一水平面,顶针3上段做成有一定的锥度,锥面与密封圈1配合能有效增加界面绝缘强度;当外力驱动顶针3向上运动时,由于密封圈1的内径与顶针3上段的变截面配合越来越松,从而加速其相对运动;顶针3颈部设有微槽沟截面与密封圈内径相等,当顶针3的微槽沟达到密封圈内径水平面时,由于密封圈弹性复原,再一次加速顶针3向上运动,与上盖板2的下端面相触及,发出“啪”的声音,此时就可判断动作到位。
进一步地,上盖板2上端面设有两个沉孔为便于用工装将其旋入到顶针套筒4内。中顶针套筒4上端面设有两个沉孔,方便工装操作安装固定在熔断器把手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中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27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