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PVC软袋输液接口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2690.X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0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盛照志;史雪莲;任泽林;张广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4 | 分类号: | A61J1/14;A61J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08 | 代理人: | 张洪年 |
地址: | 27207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vc 输液 接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非PVC软袋输液接口,可有效的防止因操作或放置不当造成的接口与袋体连接处漏液。
背景技术
输液产品的包装技术近年发展很快,从传统玻璃瓶、塑料瓶到塑料软袋包装材料(包括PVC软袋和非PVC软袋),其中新型非PVC多层共挤膜软袋输液技术更是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输液方式,使输液过程变得更为安全。同时,由于它与多种药物都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成为在输液生产工艺中最有发展潜力的包装技术,被公认为最安全可靠的输液产品。非PVC软袋输液也叫聚烯烃复合膜/聚烯烃多层共挤膜,用非PVC复合膜软袋取代玻璃瓶而用于输液包装,该软袋是由三层共挤膜制成的,不使用黏合剂,膜的清洗、软袋的成型等均在100级洁净厂房中完成,无热原、无微粒。
目前非PVC软袋输液器具广泛在医药市场使用,得到广大病患者的认可,但是存在漏液的质量问题,经过统计分析,软袋漏液率约占千分之三左右。漏液部位主要表现为:接口焊接处漏液、接口两翼折漏和袋身扎漏,其中,接口处焊接漏液占到40%,接口两翼折漏和袋身扎漏各占30%,给临床使用带来了一定困难和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临床使用存在的问题,为解决接口两翼折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PVC软袋输液接口,完全可以解决接口两翼折漏和操作不当造成的扎漏问题。
一种非PVC软袋输液接口,包括输液口、加药口和菱形焊接面,还包括防折两翼,所述输液口和加药口从一侧穿过所述菱形焊接面,与另一侧的各自的所述防折两翼分别共轴设置并且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防折两翼通过切除空心圆柱沿所述菱形焊接面长轴方向的对称部分形成夹缝,用于夹固非PVC软袋。
进一步的,所述防折两翼的横向环形截面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输液口和加药口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输液口及其防折两翼的长度和大于普通输液针和针头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加药口及其防折两翼的长度和大于普通输液针和针头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接口增加两翼,扩大了接口与袋身结合处的面积,增大了受力点,减少了折断力,防止出现两翼折漏的现象。另外增加的两翼和接口的,总长度已经超过了输液针和普通针头的长度,防止因操作不规范造成放的人为扎漏袋身现象。
本新型接口的外观设计,只是在现有接口下部增加两翼,对其它生产过程没有,对输液过程、速度以及残留也没有任何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非PVC软袋输液接口的三视图,其中,1-为输液口、2-为加药口、3-菱形焊接面、4-防折两翼。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具体实例及附图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非PVC软袋输液接口,包括输液口1、加药口2和菱形焊接面3,还包括防折两翼4,输液口1和加药口2从一侧穿过所述菱形焊接面3,与另一侧的各自的所述防折两翼4分别共轴设置并且相通。防折两翼4通过切除空心圆柱沿所述菱形焊接面长轴方向的对称部分形成夹缝,用于夹固非PVC软袋。防折两翼4的横向环形截面的内径大于或等于输液口1和加药口2的内径。输液口1及其防折两翼的长度和大于普通输液针和针头的长度。加药口2及其防折两翼的长度和大于普通输液针和针头的长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26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移动电源
- 下一篇:一种电子产品背夹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