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污染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2105.6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2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黄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能恒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85;B01D53/86;B01D53/04;B01D49/00;B01D5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9 | 代理人: | 李蕊,何凡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污染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污染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污染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发展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伴随工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气,其中包含大量的有机废气,直接排放工业废气将造成环境污染,同时造成资源的浪费,现有的空气污染处理装置处理效果不佳,更不能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气污染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对空气中废气处理效果不佳和不能实现废气中有机废气回收利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空气污染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和壳体内相互连通的吸附室和缓存室;缓存室与并联设置的分离室和冷凝室连通,分离室和冷凝室均与催化氧化室连通;
吸附室进口端间隔设置有若干负离子发生装置;负离子发生装置进口端设有活性炭层;吸附室内设有若干内含吸附剂的吸附床;
缓存室壳体顶部设有气体浓度检测仪,其出口端安装有一调控气体流速的引风机;冷凝室内间隔设有若干冷凝管;冷凝管底部倾斜设置有一与集液室连通的集液槽;分离室内间隔设有若干附着有生物膜层的石棉网;催化氧化室内间隔分布有若干紫外灯管和附着有催化剂的光催化剂层;壳体上设有控制器;气体浓度检测仪和引风机均与控制器电气连接。
优选地,吸附室和缓存室之间的管路上设有调节阀。
优选地,分离室、冷凝室和催化氧化室进口端的管道上均设有稳流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污染处理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废气通过进口端进入壳体,进口端的活性炭层吸附去除废气中的异味,废气依次通过若干负离子发生装置,去除废气中的固体杂质;废气进入吸附室内,吸附于吸附床上,调节调节阀实现废气的稳流;废气进入缓存室内,一部分废气进入冷凝室内,遇冷凝管液化为液体,并随冷凝管进入集液室,以便回收利用;另一部分废气进入分离室内,将废气中大部分有机成分吸附于生物膜层上,以待后期回收利用;未处理的有机废气和无机废气进入催化氧化室,催化氧化为水、二氧化碳和其它无污染气体,随后排出,实现废气的高效净化。
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通过气体吸附,气体冷凝,生物膜过滤和光催化氧化多种方式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空气废气的高效处理和对有机废气的回收利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空气污染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活性炭层;3、吸附室;4、缓存室;5、分离室;6、冷凝室;7、催化氧化室;8、控制器;9、负离子发生装置;10、吸附床;11、调节阀;12、气体浓度检测仪;13、引风机;14、石棉网;15、冷凝管;16、集液槽;17、集液室;18、稳流阀;19、紫外灯管;20、光催化剂层;21、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方案的空气污染处理装置,包括壳体1和壳体1内相互连通的吸附室3和缓存室4,缓存室4与并联设置的分离室5和冷凝室6连通,分离室5和冷凝室6与催化氧化室7连通。
装置进口端设有一层活性炭层2,用于吸附刚进入装置内废气的异味;与活性炭层2连通的若干负离子发生装置9产生的负离子,可以吸收并净化废气中的PM2.5颗粒和部分VOCs。
吸附室3内设有若干吸附床10,吸附床10上设有吸附剂,将废气吸附,吸附室3出口端管道上设有调节阀11,调节调节阀11控制废气的流速,实现废气的稳流。
缓存室4和壳体1顶部设有气体浓度检测仪12,其出口端安装有一引风机13,气体浓度检测仪12实时监测缓存室4内的气体浓度,配合引风机13,使气体稳定地流向下一个反应室内。
冷凝室6内间隔设有若干液化有机废气的冷凝管15,冷凝管15底部倾斜设置有一集液槽16,集液槽16与集液室17连通;带有一定热量的有机废气于冷凝管15上液化,液化的有机废气随冷凝管15流入集液槽16中,并随集液槽16流入集液室17内,回收废气中的有机物质,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能恒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川能恒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21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猪圈消毒剂
- 下一篇:一种石灰生产用脱硫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