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湖底泥绞吸船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1211.2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2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梁建雄;周少奇;刘亚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绿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88;E02F3/90;E02F3/92;E02F3/9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江裕强;何淑珍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湖底泥 驱动机构 吸泥泵 吸泥管 船体 本实用新型 冲刷管 卷扬机 钢丝绳 工作效率 上端 固定架 排泥管 生活区 泥浆 吊架 绞刀 泥舱 泵站 冲刷 连通 垃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湖底泥绞吸船。该河湖底泥绞吸船包括船体(1)、驱动机构和绞吸机构;所述船体(1)包括泥舱(11)和生活区(12);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船体(1)的上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卷扬机(21)、钢丝绳(22)、吊架(23)和泵站(24);所述绞吸机构包括固定架(31)、吸泥泵(32)、吸泥管(33)、绞刀(34)和排泥管(35),所述吸泥管(33)的上端与吸泥泵(32)连通,所述吸泥管(33)与吸泥泵(32)的连接处还设有冲刷管(36)。本实用新型一种河湖底泥绞吸船通过设置冲刷管,将绞吸泥浆中的水和垃圾冲刷掉,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湖淤泥处理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湖底泥绞吸船。
背景技术
河湖底泥绞吸船的任务是进行水下石方的施工,具体讲就是:挖深、加宽和清理现有的航道和港口;开挖新的航道、港口和运河;疏浚码头、船坞、船闸及其他水工建筑的基槽以及将挖出的泥沙抛入深海或填于陆上洼地造田等,是吹沙填海的利器。
绞吸船在开挖粘土时,由于粘土的粘性较大,在绞吸船输送该类疏浚土时,容易造成堵塞吸泥管等现象。在绞吸船开挖粘土堵管时,传统防堵管的措施主要是依靠绞吸船驾驶员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通过降低疏浚土浓度、提高泥泵转速、增大泥泵排压等措施,强制将堵塞的疏浚物排出管头,该种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堵管情况的发生,但不能保证成功率,采用此种方法,对船舶设备状况、管线质量等要求较高,排压过大,容易对管线路造成破坏,对船舶设备的影响较大。一旦发生堵管,传统的方法是由经验丰富的管线工人沿管线路由通过敲击的方式查找堵管位置,找到堵管位置时,利用气割的方式,在堵管位置开个小口,然后再利用船舶将堵塞的疏浚土从切开的小口强制排出,然后再将开口焊死。堵塞情况较严重时,需要多次进行人工气割、船舶排出、人工补焊,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将堵塞的疏浚土完全排出。该方法耗费的时间较长,对吸泥管造成一定程度损坏,需要安排较多人员进行疏堵工作,需要的材料设备较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所耗费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更加巨大,对工程的开展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河湖底泥绞吸船。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河湖底泥绞吸船,包括船体、驱动机构和绞吸机构;
所述船体包括泥舱和生活区;所述生活区设于船体的甲板上,所述泥舱设置于船体的内部;
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船体的上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卷扬机、钢丝绳、吊架和泵站;
所述卷扬机设于生活区的一侧,所述卷扬机设有卷筒;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环绕固定于卷筒;所述吊架设置于船体上部的远离生活区的一端,所述吊架的顶端设有滑轮,滑轮设有凹槽;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穿过滑轮上的凹槽并连接于绞吸机构;所述泵站设置于船体的内部并位于吊架的下部;
所述绞吸机构设置于船体的外部并位于吊架的下方;
所述绞吸机构包括固定架、吸泥泵、吸泥管、绞刀和排泥管;
所述固定架的一端通过连接轮可摆动地设置于船体的外部,固定架的另一端固定并连接吸泥泵;所述吸泥管的上端与吸泥泵连通,吸泥管的上端与吸泥泵连通的连接处设有圆孔,吸泥管的下端的两侧设有绞刀;所述排泥管的一端与吸泥泵连通,排泥管的另一端设置于泥舱内;
所述吸泥管与吸泥泵的连接处还设有冲刷管,所述冲刷管包括管体、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出水端设于吸泥管上端的圆孔,所述进水端连接于船体。
进一步地,所述绞刀的材料采用不锈钢。
进一步地,所述吸泥管内还设置有液压马达,且液压马达的液压管路与泵站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吊架的材料采用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绿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未经佛山市绿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12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山地林地作业机
- 下一篇:一种河道底泥的微扰动脱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