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陡峭地势的强效脱氮人工湿地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80855.X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8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军;严倩倩;郭亮;王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 代理人: | 李鹏,王敏锋 |
地址: | 430071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陡峭 地势 强效 人工 湿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陡峭地势的强效脱氮人工湿地。
技术背景
人工湿地技术是在土地处理、稳定塘、生物滤池等污水处理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人工构建并控制的主要利用天然净化能力的污水处理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运行费用低,兼具污水处理和景观美化双重功能的优点,但又普遍存在占地面积大,单位面积污水处理能力相对较弱的缺点。
目前我国,尤其在广大山区,能用于人工湿地建设的大片平坦土地十分稀缺。许多山区乡镇污水处理厂选址只能位于陡峭地势,挡墙土方工程量巨大,工程造价高,而目前在陡峭地势上修建的人工湿地多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或是台阶状的潜流人工湿地。表面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能力较弱且温度较高时易孳生蚊蝇,卫生条件较差对周边环境有一定影响。台阶状的人工湿地由于每两级人工湿地之间均有隔墙,而上下两级人工湿地之间由于有一定高差,隔墙受到侧压力较大,因此隔墙厚度较厚而且底部需修建隔墙基础;为避免因中间隔墙过多而导致土建成本过高和土地浪费,需尽量减少隔墙数量,保证每级人工湿地有足够的宽度,而这样一来就无法完全贴合原边坡地形,不适用于过于陡峭的地势,且土建成本相对较高。
目前我国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排放污水中氮元素过高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传统人工湿地单位面积脱氮能力有限,提升人工湿地脱氮能力一直是污水处理领域研究热点。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适用于陡峭地势,脱氮效果好的人工湿地甚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陡峭地势的强效脱氮人工湿地,适用于陡峭地势,脱氮效果好的人工湿。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适用于陡峭地势的强效脱氮人工湿地,包括配水渠,还包括斜坡人工湿地和出水渠,配水渠、斜坡人工湿地和出水渠从上坡至下坡设置在斜坡上,配水渠上设置有总进水管,配水渠通过配水孔与斜坡人工湿地的上坡端连通,斜坡人工湿地的下坡端通过出水孔与出水渠连通,出水渠上设置有总排水管,斜坡人工湿地包括设置在防渗层上的填料层以及设置在填料层上的植被层,斜坡人工湿地的上坡端至下坡端依次间隔设置有上隔板和下隔板,上隔板顶部伸出填料层顶面且底部与填料层底面之间设置有下过水间隙,下隔板顶部与填料层顶面之间设置有上过水间隙且下隔板底部嵌入到防渗层。
相邻的下隔板之间构成湿地处理单元,曝气管间隔设置在湿地处理单元底部。
如上所述的填料层包括从上至下设置的上填料层、中填料层和下填料层,上隔板顶部伸出上填料层顶面且底部与下填料层底面之间设置有下过水间隙,下隔板顶部与上填料层顶面之间设置有上过水间隙且下隔板底部嵌入到防渗层,曝气管设置在下填料层中。
如上所述的上填料层顶面上设置有表层固定网,表层固定网为涂塑钢丝网或不锈钢丝网。
如上所述的上填料层为5~15mm的碎石填料层,中填料层为15~25mm的碎石填料层;下填料层为30~60mm的碎石填料层;上填料层、中填料层和下填料层厚度范围均为300mm~400mm,
曝气管的底部比防渗层高不少于50mm,
上过水间隙和下过水间隙高度大于等于10cm,
配水渠长度大于等于0.5m,相邻配水孔之间间距小于等于2m,出水渠长度大于等于0.5m,相邻出水孔之间间距小于等于2m。
如上所述的植被层为芦苇、香蒲、再力花、鸢尾、美人蕉、灯芯草、菖蒲中的一种或多种。
如上所述的上隔板和下隔板均为聚乙烯板或不锈钢板,
如上所述的防渗层为HDPE防渗膜。
如上所述的上隔板和下隔板为等间距间隔设置,上隔板和下隔板均垂直于水平面。
如上所述的斜坡人工湿地的两侧设置有隔板固定槽,上隔板两侧和下隔板的两侧均卡设在隔板固定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湿地能广泛适用于斜坡地势,隔板厚度薄,比起台阶状人工湿地和地势贴合更好,而且可以进行更多的分格,建设成本低。
2、上下隔板的设置有效避免了湿地短流的现象,水流在湿地床层中呈上下折流流态,有利于污水中氮的去除,停留时间长。
3、分段布置曝气管,能使得湿地床体呈缺氧-好氧-缺氧......往复循环的状态,有利于生物脱氮的进行,进一步增强了湿地脱氮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科水生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08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