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C串联谐振限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80461.4 | 申请日: | 2016-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2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川;张国勇;宋安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徽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5 | 代理人: | 王丽丽,奚华保 |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c 串联 谐振 限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系统配电设备限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C串联谐振限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电负荷的急剧增长,电网容量的增大,不断增大的短路电流对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的冲击越来越大;同时,现有的断路器的开断能力已难以满足开断巨大短路电流。因此为解决这一重大难题,限流电抗器被串接回路中的方式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输配电系统中。限流电抗器串联在回路中虽可限制短路电流强度,减小短路电流对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冲击,以及维持母线电压,避免短路故障的进一步扩大。但串联限流电抗器却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限流电抗器串联回路中产生巨大的无功损耗也给用户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其次,在选取限流电抗器的电抗值时,往往存在着满足限制短路电流的要求后,额定电流下用户端电压过低的矛盾。电力系统输配电网的长距离输送过程中,输电线路也会产生感抗,实质上已等同形成了一种隐形、潜在的串接用户负载回路中的电抗器,同样造成用户端电压降低,同时又有较大的无功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C串联谐振限流装置,安全可靠,动作快速灵敏,能有效限制短路电流的强度,大大减小短路电流对电气设备的冲击,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避免了因停电检修带来经济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LC串联谐振限流装置,包括谐振电容器C及与谐振电容器C串联的放电阻尼器RL,所述放电阻尼器RL的进线端经隔离刀闸G1与与配电柜的进线端相连,谐振电容器C的出线端依次经限流电抗器L、隔离刀闸G2与配电柜的出线端相连,隔离刀闸G3的一端与隔离刀闸G1的进线端相连,隔离刀闸G3的另一端与隔离刀闸G2的出线端相连,所述谐振电容器C与放电阻尼器RL的两端并联有用于保护谐振电容器C,防止谐振电容器C因过压而损坏的智能保护系统。
所述智能保护系统包括双向可控硅SCR,所述双向可控硅SCR的输入端与放电阻尼器RL的进线端相连,其输出端与谐振电容器C的出线端相连。
所述智能保护系统包括高速涡流开关K0,所述高速涡流开关K0的一端与放电阻尼器RL的进线端相连,其另一端与谐振电容器C的出线端相连。
所述限流阻尼器RL由电感L和电阻R相并联组成,所述限流阻尼器RL的进线端与隔离刀闸G1的出线端相连,其出线端与谐振电容器C的进线端相连。
所述高速涡流开关K0为真空灭弧式断路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安全可靠,动作快速灵敏,相对于直接在回路中串接限流电抗器有很大的有益效果,其一,负载回路中串接的限流电抗器L与该谐振电容器C相串联,限流电抗器L与谐振电容器C构成串联谐振,使限流电抗器L消耗的无功损耗完全由谐振电容器C提供,不会给用户造成任何的经济负担,在实现额定运行状态下,实现限流电抗器L零损耗的经济目的。其二,限流电抗器L与谐振电容器C构成串联谐振,使得在正常供电运行状态下,无论负载如何变化,对工频来说限流电抗器L与谐振电容器C构成串联谐振,使用户负载端电压等于母线电压。其三,当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联在谐振电容器C两端的双向可控硅SCR检测到谐振电容器C两端电压超过谐振电容器C正常运行电压,双向可控硅SCR在200us以内导通,从而短接谐振电容器C,快速投入限流电抗器L限制短路电流的强度,装置中控制器通过快速算法判断出短路故障,立即向高速涡流开关K0发出合闸命令,高速涡流开关K0能在2毫秒以内迅速合闸。通过双向可控硅SCR和高速涡流开关K0实现对谐振电容器C的双重保护,在避免谐振电容C因过压损坏的同时,确保限流电抗器L能有效限制短路电流的强度,减小短路电流对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冲击,以及维持母线电压,避免短路故障的进一步扩大。其四,限流阻尼器RL针对线路出现大电流时,谐振电容器C被短接后,释放谐振电容器C内的电能,确保谐振电容器C能长期有效的安全运行。其五,通过隔离刀闸G1、G2、G3实现不停电检修,减小日常检修和故障检修的停电范围,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避免了因停电检修带来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徽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徽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04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研磨组件和食物料理机
- 下一篇:一种环形聚焦光斑的实现方法及其实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