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饰面板和模板一体化的保温装饰复合墙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80311.3 | 申请日: | 2016-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1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军;李东彬;黄强;陈勇;袁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86 | 分类号: | E04B2/8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04 | 代理人: | 王灵灵,朱丽岩 |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饰 面板 模板 一体化 保温 复合 墙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墙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装饰面板和模板一体化的保温装饰复合墙体。
背景技术
现浇轻质复合墙体通常以轻钢龙骨为骨架,在骨架两侧以螺钉方式安装硅酸钙板等免拆面板,并在空腔内浇筑泡沫混凝土等轻质材料,硬化后形成复合墙体。这种墙体具有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免抹灰等优点,广泛应用在高层框架结构建筑的内隔墙,以及低多层建筑的内墙和外墙。用于外墙时,需要在墙体外侧另外做装饰,部分地区还要在墙体外侧做保温层和装饰层。免拆面板通常采用无石棉普通硅酸钙板或无石棉纤维水泥平面,并采用自攻螺钉等方式与轻钢龙骨固定,面板钉孔部位容易因面板变形而开裂。
中国专利201610445865.8“干挂复合保温装饰墙板及建筑墙体干挂保温构件”公开了一种保温装饰复合墙板,虽然不用螺钉,但是其装饰薄板直接固定在玻镁薄板衬板上,四周无固定装置,将直接导致装饰薄板不牢固易脱落。中国专利201610030513.6“一种新型保温装饰墙体及其施工方法”公开了一种通过卡口盘结构固定保温结构,四块或多块保温板结构四周固定在边框上,中部仅仅通过卡口盘结构固定,将导致保温板中部受力不均易于塌陷,并且其功能过于单一,抗弯刚度弱。中国专利201620707210.9“一种玩教具H形夹连接件”属于玩教具模型搭建技术领域,与本实用新型所属复合墙体技术领域并无相关,不存在技术启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装饰面板和模板一体化的保温装饰复合墙体,要解决现有复合墙体装饰面需钉螺钉而影响装饰面美观的技术问题,并解决现有复合墙体功能单一的技术问题,实现外墙外侧免装饰、免螺钉安装、内侧免抹灰、保温与围护结构同寿命、建造工艺简便的综合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装饰面板和模板一体化的保温装饰复合墙体,包括金属骨架和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骨架包括侧边龙骨、C形上横龙骨、C形下横龙骨和设于C形上横龙骨与C形下横龙骨之间的竖向龙骨;
所述面板包括普通面板和装饰面板,分别安装在金属骨架的两侧,所述普通面板通过螺钉固定在金属骨架上,所述装饰面板由多个装饰面板单元组成,所述装饰面板单元通过一组横向平行间隔设置的侧边龙骨固定在金属骨架上,所述侧边龙骨与竖向龙骨螺钉连接;
所述装饰面板的内侧面喷涂聚氨酯形成保温层,所述装饰面板与普通面板之间的空隙内浇筑轻质填充料。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侧边龙骨为H形侧边龙骨,包括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和固定在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之间的横向隔板,所述横向隔板将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之间的空间间隔成上卡固槽和下卡固槽,所述第一竖板的上端部伸长形成连接部;所述装饰面板单元的上下端面分别与侧边龙骨卡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侧边龙骨与竖向龙骨之间设有断桥垫块,所述断桥垫块通过螺钉固定在竖向龙骨上,所述侧边龙骨通过断桥垫块与竖向龙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边龙骨中连接部的中间部分向外凸出形成凹槽,所述螺钉从凹槽位置穿过侧边龙骨后固定在断桥垫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C形上横龙骨、C形下横龙骨和竖向龙骨均为镀锌C形钢,所述C形上横龙骨和C形下横龙骨的槽口相对,多个所述竖向龙骨上下端部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C形上横龙骨和C形下横龙骨的槽口中形成墙体的金属骨架。
进一步地,所述装饰面板单元上下端面分别卡固在上下两根侧边龙骨的下卡固槽和上卡固槽内,实现与侧边龙骨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装饰面板单元的上下端面均设有沿端面延伸的卡固槽,将装饰面板单元的上下端面分为内嵌板面和外露板面;所述内嵌板面卡固在侧边龙骨的下卡固槽和上卡固槽内,所述外露板面露在侧边龙骨之外,相应的所述侧边龙骨的第二竖板卡固在卡固槽中,所述第二竖板与外露板面通过密封胶固定,相邻所述装饰面板单元的外露板面拼接形成外墙装饰面。
此外,所述侧边龙骨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更加优选地,所述装饰面板单元的六个面均做防水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803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拉装置及搬运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板质检架





